2020年,中国和韩国的新船接单量占全球份额的比例分别为48.8%和41.4%。时隔两年中国超过韩国,重返全球第一,日本则以7%的份额,排名第三。
我国造船产业又重返世界第一!工信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和韩国的新船接单量占全球份额的比例分别为48.8%和41.4%。时隔两年中国超过韩国,重返全球第一,日本则以7%的份额,排名第三。此外,我国2020年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3.1%和44.7%,在国际市场份额中继续领先。
据工信部统计,2020年1至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其中海船为1082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8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5%,其中海船为969万修正总吨。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7111万载重吨,比2019年底手持订单量下降12.9%,其中海船为2502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1.7%。
2020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以载重吨计和修正总吨计都保持世界领先,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3.1%、48.8%和44.7%。分别有5家、6家和6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前10强。
2020年,造船产业集中度保持在较高水平,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70.6%;新接船舶订单前10家企业占全国74.2%;手持船舶订单前10家企业占全国68%。
根据中研普华出版的《2021-2025年中国船舶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
有专家表示,造船行业的起落兴衰,一向是衡量一国经济的重要风向标。船舶工业是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军民结合的战略性产业,能够为海洋开发、水上交通运输、能源运输、国防建设等提供必要的技术装备,是国家装备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大工业的缩影,也是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安全的战略型产业。对于我国而言,船舶工业成为国家经济命脉中的一个支柱产业,在经历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船舶工业不断壮大,已然成为国际船舶工业中的重要力量,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船舶工业是提升一国综合国力的必备产业,现阶段,发展我国船舶工业更为重要,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加快海洋开发步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水上 运输安全、维持国民经济增长、保证国防安全的必然需求,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下,全球造船业处于近30年来的大萧条阶段,各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都出现大幅下降。
而我国船舶工业却在去年逆势上扬,实现全面的突破,在造船完工量、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方面实现了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特别是中国造船工业在各个船型上都有斩获,彰显了中国船舶工业极强的韧性和坚实的工业基础。
据悉,三大指标是业界衡量造船工业发展规模与实力的重要依据,之前三大指标全球第一一直被日本或韩国所占据。2010年中国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但是在新船订单方面,2018年、2019年又被韩国反超。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我国新船接单量能够重返世界第一,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国内疫情防控措施有力有效,坚定了船东对中国企业的信心,我们的研发人员主动作为、创新工作,确保了在疫情下和客户的沟通交流各个环节的畅通、高效。
2019年,由于世界经济受国际贸易与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因素增多,船东投资相对谨慎,造船市场新船需求有所萎缩,全年成交新船1151艘、6440万载重吨,以吨位计,同比减少31.4%。
从船型类别看,液化气船市场持续活跃,2019年年全球成交订单118艘、569万修正总吨,以修正总吨计,对全球造船市场贡献了22%,占比最高。相比之下,油船、散货船与集装箱船的新船成交量不同程度萎缩。
从典型产品看,船舶大型化趋势延续,超大型集装箱船、新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纽卡斯尔型散货船与8.4万方-8.6万方VLGC等备受青睐;同时,海运贸易航线变化带来新机遇,如北美加大能源出口催生能源运输船订单;区域经贸活跃叠加货物转港集散需求旺盛,持续刺激支线箱船、杂货船等船型订单释放。
从环保船型看,海事规范不断升级,船东投资倾向环保船舶,2019年年已确定加装脱硫塔或配备环保主机的订单数量占市场总量的30%,较2018年提升5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造船业将完工10220万吨,到2025年将达到11000万吨。
图表:2020-2025年船舶制造行业造船完工量预测(单位:万载重吨)
资料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逐渐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陆续出台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工信部联合交通运输部、国防科工局共同发布《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年-2021年)》;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交通运输部联合各大部委发布《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等,旨在加快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船舶、港口、航道、航行保障、安全监管以及运行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重点突破状态感知、认知推理、自主决策执行、信息交互、运行协同等关键技术,提升航运生产运行管理智能化水平。新技术与国家产业政策交互作用,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这为行业企业带来巨大的新机会。
欲了解更详实的中国船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报告《2021-2025年中国船舶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21-2025年中国船舶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船舶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船舶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船舶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
查看详情
中研网
发现资讯的价值
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银保监会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
去年以来,缺芯就一直是车企所面临的问题,但直到12月底南北大众因缺芯而停产的消息不胫而走后才引起广泛关注。目前,...
黑龙江新增81例无症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截止最新时间,全球新冠确诊病例已超9300多万,这并不包含“无症状感...
15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
石家庄“北漂”姑娘一年被隔离6次1月 17日,在北京工作的石家庄人古娟,终于结束了她在一年的时间里的第六次隔离生活...
1月18日,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初,我国共有178.2万家母婴用品相关企业,近两年市场增长迅猛,2019-2020两年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