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水下机器人设备行业痛点分析 2021水下机器人设备产业深度调研

  • 2021年3月9日 ZhouXun来源:中研网综合 304 12
  • 繁体

水下机器人,代替或辅助人类进行海底作业,通过运动控制系统和拍摄等感知系统,实现探测、预警、打捞、娱乐等功能。其中ROV是主流产品、应用最为广泛,因此很多情况下也把水下机器人直接等同于ROV。

水下机器人,代替或辅助人类进行海底作业,通过运动控制系统和拍摄等感知系统,实现探测、预警、打捞、娱乐等功能。其中ROV是主流产品、应用最为广泛,因此很多情况下也把水下机器人直接等同于ROV。

目前国内水下机器人行业企业并不多,大多国内商业及消费级水下机器人企业都是2010年后成立的企业,国内市场极度分散。国内商业及消费级水下机器人行业水下机器人这一新型行业由于技术门槛高,各家定位都不尽相同,尚未有巨头出现。天津深之蓝、天津海之星和青岛罗博飞海洋科技主要针对较大型的2B商业场景,而鳍源科技、海图智能等主要针对2C的消费端。

2015-2018年水下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2018年水下机器人行业总产值达到131.4亿元,同比增长28.07%。用途市场角度可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类,民用又包括商业级和消费级,水下机器人最早就是开发用于被军事、科考、石油管线等领域,近年来,水下机器人开始在渔业环境检测、潜水娱乐等消费级市场兴起。

水下机器人设备行业痛点分析调研

我国水下机器人设备行业生产与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环渤海地区机器人设备行业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地区。国内的水下机器人走进消费级市场还是在2015年,新一轮全球海洋开发热潮的到来使得水下机器人需求急速攀升,因此国内涌现了一些研发水下机器人公司,也陆续出现了许多形态各异的产品。

但是,目前的水下机器人行业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国内厂商生产制造能力太弱,也就是说我国现在水下机器人行业虽然需求大,但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大规模量产较难。

水下机器人进口地区主要是日本、韩国、台湾、美国等地,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德国进口量不多但是金额较大,出口来看印度尼西亚、越南、美国、印度等地是我国工业机器人设备主要的出口地区。2017-2019年年我国水下机器人设备进口金额远远高于出口金额,说明我国水下机器人设备产品附加值偏低。

未来,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水下机器人会向着体积更小、兼容性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以此来突破水下无人潜航器在设计中的障碍,大幅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将多媒体技术、临场感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应用于水下机器人,各种类型水下机器人之间存在的界限可能将被打破,并将会产生全新概念的水下机器人。

欲了解关于水下机器人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设备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延伸阅读

中研网 中研网 发现资讯的价值 研究院 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推荐阅读

中国照明电器行业竞争激烈 2021年中国照明电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照明电器行业在近20多年来得到了快速而稳定地发展,内地已经成为照明电器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经济高速稳定的发展和...

环保智能化是泳池热泵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021年泳池热泵行业市场发展研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支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私人恒温泳池,作为智能型环保家居...

“一带一路”建设将为监理企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十四五中国工程监理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国务院、建设部等政府部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指导政策的指引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全球第三大晶圆厂正考虑将上市时间提前 未来芯片短缺影响将逐步化解

全球第三大晶圆厂正考虑将上市时间提前全球晶圆代工产能持续紧缺背景下,龙头厂商的扩产意愿格外强烈。据外媒报道,世...

我国工业芯片行业有哪些相关政策 2021年中国工业芯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芯片,又称微电路、微芯片、集成电路(英语:integrated circuit, IC)。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

多地先后出台污水处理整治方案 江苏省污水处理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3月8日,多地先后出台污水处理整治方案,对未来一至两年内的水污染治理提出明确目标。江苏省全省水污染防治设备产业强...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0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