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零食奶酪棒真有那么棒吗 国内奶酪(芝士)市场格局较为分散

  • 2021年4月2日 LiuMingYue来源:中国食品报 环球网 862 53
  • 繁体

目前,儿童奶酪棒不仅营养成分高,口感、造型也比较符合孩子的喜好,被商家包装成高钙食物,受到不少父母青睐。零食奶酪棒再制奶酪,是直接采用天然干酪,混合糖、奶油等材料制作出来的风味各异的奶酪。

目前,儿童奶酪棒不仅营养成分高,口感、造型也比较符合孩子的喜好,被商家包装成高钙食物,受到不少父母青睐。零食奶酪棒再制奶酪,是直接采用天然干酪,混合糖、奶油等材料制作出来的风味各异的奶酪。因为再制奶酪的口味丰富更受孩子喜爱,市面上的儿童奶酪棒大多是再制奶酪,价格在每100克15元左右。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法国去年奶酪销量增长8.5%。其中,意大利马苏里拉奶酪成为最大赢家,销量猛增21.2%;瑞士拉克莱特奶酪销量则上升12.2%;孔泰奶酪和埃曼塔奶酪分别上升了8.2%和7.8%。

近几年,奶酪产品的营养价值逐渐在年轻一代得到普及,80/90后父母对于新产品接受度高,对于子女营养补充选择更多元化,因此使得儿童奶酪棒等奶酪零食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场增速达到20%以上,在三、四线城市市场增速甚至达到205%左右。

我国奶酪消费尚处于培育期,2019年奶酪零售市场规模约为7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了16%,但只占据我国乳制品消费不到5%。但就发展来看,近几年奶酪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因此预计2020年我国奶酪零售市场规模约为82亿元,同比增长17%。

从市场竞争来看,当前国内奶酪市场仍以进口产品为主,第一梯队的企业有百吉福、乐芝牛、安佳、卡夫、妙可蓝多,其中仅有妙可蓝多为国产品牌;第二梯队为国内大型乳业,如蒙牛、光明等。

近年来伴随着物流仓储等基础条件提升和消费习惯的培育,我国奶酪行业迎来的快速的发展阶段。2019年中国奶酪行业零售市场规模达65.5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12.3%,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以液态奶消费为主的阶段,奶酪消费仅占我国整体乳制品消费1.5%。

目前海外奶酪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行业CR3为36.76%,前三大品牌分别为milkana百吉福、乐芝牛、anchor,均为海外品牌,国产品牌中,妙可蓝多受益于儿童奶酪棒收入的快速增长,2019年市场占有率达4.8%,跻身前五。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奶酪的需求强劲增长,除妙可蓝多外,包括蒙牛、光明、三元在内的多家乳企都在积极布局奶酪市场,国产品牌快速崛起。

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5年中国奶酪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推荐报告

2021-2025年中国鲜奶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延伸阅读

中研网 中研网 发现资讯的价值 研究院 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推荐阅读

全球股市总市值达106万亿美元 一季度股票基金平均下跌2.79%

全球股票总市值超106万亿美元全球股票总市值为106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股市增加70%,至45万亿美元左右。随着新冠疫苗...

全球缺“芯”致笔记本电脑涨价 2021年我国笔记本电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缺货、涨价四个字最近几个月频繁出现在媒体上,这就是当前半导体甚至整个科技行业的写照,小到电容、电感,大到手机、...

电子商务“十四五”发展规划将出台 2020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31.1%

电子商务“十四五”发展规划将出台近年来,网络购物、线上订餐、跨境电商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在促进消费提档升级、满...

北京健身房设7天冷静期 2021健身器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投资调研

北京健身房设7天冷静期1日,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要求推行北京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费服务合同...

中棉协:支持国外行业协会等赴新疆 中国抓住棉花品种改良和繁育的密码

中国棉花协会1日表示,中国棉花协会坚决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对中国新疆纺织服装供应链及其相关产品实施任何限制2...

海欣食品子公司投建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 未来将新增年产10万吨鱼、肉制品

近期,海欣食品全资子公司福建长恒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恒食品”)将投3.41亿元与福建青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作...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0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