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互联网诊疗的最大价值是慢病管理 未来将呈现更大的发展潜力

  • 2021年5月27日 YeYuJuan来源:光明日报 中研网 1341 88
  • 繁体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慢病管理未来将呈现更大的潜力。从需求来看,随着人们患病率的增加及健康防护意识的增强,医疗各个主体对慢病管理业都更加重视。

随着我国互联网医院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上问诊求医也越来越便捷。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的不同之处在于,远程医疗是机构对机构的,而互联网医疗是机构对患者的。

互联网诊疗的最大价值是慢病管理,能够对一些患者实现连续性管理,为诊断、治疗过的患者提供一个便捷的再就诊和开药途径。

慢性病全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由一系列慢病构成,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潜伏期长,病程长,导致患者功能衰弱或丧失。

传统自上而下的医改举步维艰,核心三级医院短期难触及,而自下而上的互联网效率改革有望显著推动医疗系统降低增效,随之行业各方的触网带来慢病管理的兴起。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慢病管理在国内外都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慢病管理未来将呈现更大的潜力。从需求来看,随着人们患病率的增加及健康防护意识的增强,医疗各个主体对慢病管理业都更加重视。

慢病管理的市场目前基本形成了以体检服务、智能硬件生厂商以及医疗器械生产商为入口的行业格局。而无论入口是哪,硬件、APP、信息管理平台、医生、专家、医院、健康管理管理中心、药企、药店等基本全都涉及到了,其中包括智能硬件、健康云、大数据、在线问诊、患者社群、远程医疗、挂号导诊、医药电商等诸多互联网模式,并重度与线下的医疗机构及健康管理机构形成综合管理体系。

慢病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狭隘的将慢病管理理解成慢性病的管理,还应当利用其各个要素(人、财、物、信息和时空),借助管理手段,使慢病管理的社会效用最大化。

为了防治慢性病,降低居民负担,提高期望寿命,国务院印发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规划》提出,坚持预防为主,加强行为和坏境危险因素控制,强化慢性病早筛查和早发现,推动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和2025年,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分别较2015年降低10%和20%。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众多企业进入市场厮杀,智能设备(体征数据)、药品电商(用药数据)、远程医疗(诊疗数据)、医患平台(诊疗数据)、患者病历平台(档案数据)等等能采集数据和产生数据的入口都试图切入到慢病管理,参与竞争。

欲了解慢病管理行业具体详情可点击查看《2020-2025年中国慢病管理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延伸阅读

中研网 中研网 发现资讯的价值 研究院 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推荐阅读

预计今年玉米意向种植面积增加1000万亩以上 我国玉米深加工行情如何?

从农业农村部2021年“三夏”小麦机收暨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视频会议上了解到,夏种的大头是夏玉米,预计2021年全年玉...

飞机附件维修业市场潜力大 2021-2026年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竞争及前景预测

飞机附件维修业市场潜力大随着全球民航业的不断复苏,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发展迅速,飞机附件维修业已成为最为活跃...

2021年中国水泵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水泵需求情况调研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

家政服务是朝阳产业也是民生工程 近年来家政服务需求呈井喷态势

家政服务是指将部分家庭事务社会化、职业化、市场化,属于民生范畴。由社会专业机构、社区机构、非盈利组织、家政服务...

格力或创A股最大单次回购纪录 150亿相当于格力电器2020年全年净利润的约三分之二

格力或创A股最大单次回购纪录格力电器大额股票回购计划冲上热搜榜。5月26日晚间,格力电器发起第三次股票回购计划,以...

中国船厂手持订单持续增长 中国造船行业市场调研

中国船厂手持订单持续增长2021年以来,在全球造船市场整体修复的背景下,中国造船企业承接新订单大幅增加,手持订单扭...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0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