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实施 预计2025年绿色金融企业达到10.8万家

  • 2021年7月2日 GuoMeng来源:互联网 328 14
  • 繁体

近期,不少银行纷纷公布在绿色金融业务上的布局。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下,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以下简称《评价方案》)7月1日起正式实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正式被纳入业务评价体系,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正加速完善发展。

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实施

近期,不少银行纷纷公布在绿色金融业务上的布局。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下,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以下简称《评价方案》)7月1日起正式实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正式被纳入业务评价体系,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正加速完善发展。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世界绿色金融的共同语言,推进绿色金融标准建设,对于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防范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都意义重大。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应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三项原则,通过标准体系建设,规范绿色金融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绿色指数能够反映出绿色金融市场整体以及各个局部的发展态势。提高国际国际可比性,有助于明确绿色金融的发展目标。为政府和监管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指数的建立也为更丰富的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近两年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制度正在逐步建立。未来。随着我国ESG信息披露体系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包括ESG指数在内的综合绩效类绿色指数也将迎来蓬勃的发展。

除了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其他地方。如北京、江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也出台了本地的绿色金融实施方案或指导意见。此外,目前还有很多省市在申请第二批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未来这些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也将进一步深化。

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近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相关的标准体系等基础设施也日渐完善。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将进一步拓宽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国际化发展的前景,此时需加快中国与国际市场绿色债券标准的对接,以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而绿色债券的第三方外部审查和认证在这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它向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对债券资质的信心和保证,便于国际投资者发现和投资中国发行人发行的优质绿色债券。因此,未来可考虑加快统一国际和国内的绿色债券界定标准、规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加强信息披露安排、培育专业的认证机构鼓励绿色认证、就绿色债券市场准入方案提供更清晰的政策指导等,通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加速推动绿色“一带一路”的建设。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入绿色金融行业,预计2025年绿色金融企业达到10.8万家。在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政策走向“实质化”等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将不断增加,但是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8.5%,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6万亿元。2021年以后,绿色金融市场需求规模增长率预计在10%以上,到2024年市场规模超过20万亿元,达到21.1万亿。

欲了解关于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苹果公司27日公布2021第三季度财报 智能手机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苹果公司27日公布2021第三季度财报苹果公司宣布,将于2021年7月27日(北京时间7月28日)公布2021财年第三财政季度财报...

亚马逊宣布研究自动送货机器人 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亚马逊宣布研究机器人自动送货技术据报道,亚马逊宣布,将在芬兰赫尔辛基建立一个新研发中心,专门为Amazon Scout送A...

顺丰同城3年亏损15.56亿 同城快递市场仍然值得资本投入

据了解,顺丰同城2018年-2020年分别亏损3.28亿元、4.70亿元、7.58亿元。截至2021年5月31日,顺丰同城公司280万名注册2...

2021年中国导航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导航设备市场深度调研

在国防领域中,北斗导航终端主要用于制导武器导航、航空器导航和士兵手持终端。随着中国国防开支稳步增长、国防加强信...

国产首台超高场5T磁共振设备启用 首次实现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

国产首台超高场5T磁共振设备在上海启用医疗设备是医之重器,中国企业要占领市场最终要靠自主原创研发实力。日前,上海...

网络安全布局逐渐完善 2021-2026通信安全产品入市调研及投资分析

全国垃圾信息用户投诉下降明显2021年一季度取得阶段性新成效。据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统计,全国垃圾9...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