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理想汽车周四登陆港交所 造车新势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2021年8月9日 YeYuJuan来源:互联网 378 18
  • 繁体

日前,理想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香港IPO发行价定为118港元/股,公司A类普通股预期将于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在联交所主板开始交易。

理想汽车周四登陆港交所

日前,理想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香港IPO发行价定为118港元/股,公司A类普通股预期将于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在联交所主板开始交易。

理想汽车于2020年7月30日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后赶上新能源风口,IPO定价11.5美元,开盘首日最高涨幅超过50%,不到四个月股价飙升超过280%,公司市值一度超过400亿美元。

理想汽车于2015年成立,总部位于北京,生产基地在江苏常州,全国拥有83家零售中心,覆盖57个城市。产品目前仅为一款增程式电动汽车理想ONE,于2019年11月开始量产,根据其招股书显示,到6月30日理想汽车已交付超过63000辆,2020年理想ONE销量达到3.3万辆,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第8,同时理想ONE也是2020年中国最畅销新能源SUV。

理想汽车被资本市场热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对自己的产品定位为电动化和智能化符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造车新势力日前公布7月销量数据,小鹏、理想、蔚来汽车交付量同比大增。与此同时,车企也通过建厂、上产线不断扩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造车新势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1年上半年,头部造车新势力基本延续了2020年的趋势,在销量、品牌认知度等方面继续快速提升。其中在上半年销量方面,特斯拉以38万辆毫无悬念的占据首位。蔚来汽车销量41956辆,同比增长196.1%,小鹏和理想的销量也均超过3万辆。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新注册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达7.3万家,同比增长183.4%。百度、富士康、滴滴、小米、360等巨头先后宣布进军整车制造领域。

第一批“造车新势力”还在泥潭里挣扎,第二批已汹涌而至。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新注册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达7.3万家,同比增长183.4%。百度、富士康、滴滴、小米、360等巨头先后宣布进军整车制造领域。

为何越来越多的企业前赴后继冲入造车领域?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快,空间大;二是电动化、智能化是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颠覆了既有的产业格局,降低了行业门槛;三是特斯拉、蔚来股价暴涨带来的造富效应,导致大量资本集中涌入。

新能源汽车已经12个月刷新月度销售纪录,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售月度波动频率已经与整个汽车市场波动频率趋于一致,这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市”效应逐渐消失,将切换为市场驱动为主的消费方式。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接近780万辆,渗透率超过20%。

欲了解造车行业具体详情可点击查看《2021-202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1年平板电脑市场迎来热潮 平板电脑行业投资机遇分析

继盯上造车和造芯之后,手机厂商的下一个战场选中了平板电脑。2021年平板电脑市场迎来热潮今年的平板电脑市场迎来热潮...

原创IP需要多元化 我国潮玩行业市场现状调查

潮玩行业市场现状调查潮流玩具,简称“潮玩”,又称艺术玩具或设计师玩具,由设计师创造IP形象,赋予其意义,并将它们...

搜狐2021年第二季度营收 2.04 亿美元 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市场全景调研

搜狐2021年第二季度营收 2.04 亿美元据悉,搜狐发布了2021年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搜狐总收入为2.04亿美元...

普通人群接种疫苗1年内无需加强针 新冠疫苗行业市场行情如何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表示,目前看来,所有的疫苗在接种之后,都会随着时间,抗体水平出现下降。但是免疫记忆仍然...

今年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将达到610万台 同比增长67% 智能电视行业深度分析

OLED电视今年销量暴增今年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预计为610万台,同比增长67%。今年,OLED电视面板的出货量为830万块,增...

oled材料市场调研 2021年oled材料行业现状及oled材料报告

中国OLED材料行业还有投资潜力吗?未来OLED材料行业的前景怎么样?我国从国家到地方各层级积极鼓励和支持oled材料、面板...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