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花生制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 2021年8月24日 ZhouJiaLiang来源:中国经济网 搜狐 科学网 831 51
  • 繁体

花生制品包括煮花生(果、仁)、烤花生(果、仁)、油炸花生仁、咸干花生(果、仁)、裹衣花生(淀粉型、糖衣型、混合型)、花生类糖制品(酥松型、酥脆型、半软质型、蛋酥型)、花生蛋白粉、花生组织蛋白和花生酱(纯花生酱、稳定型花生酱、颗粒型花生酱)。

花生制品包括煮花生(果、仁)、烤花生(果、仁)、油炸花生仁、咸干花生(果、仁)、裹衣花生(淀粉型、糖衣型、混合型)、花生类糖制品(酥松型、酥脆型、半软质型、蛋酥型)、花生蛋白粉、花生组织蛋白和花生酱(纯花生酱、稳定型花生酱、颗粒型花生酱)。

吃花生制品可控制体重

美国营养专家表示,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及波士顿妇女医院,曾组织了101名患肥胖症的中老年男女,分为两组,一组被指定吃低脂膳食(以瘦肉、蔬菜为主),一组吃坚果膳食(以花生油、花生酱、混合坚果、蔬菜为主)。半年后,两组人的体重平均都减了11磅,但一年后,第一组的体重却出现反弹,而吃花生制品及使用花生油膳食的那组体重却没增加。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吃高脂肪食物,像花生、花生酱等容易发胖,但是研究发现,经常吃花生和花生酱或使用优质花生油膳食,不仅不会导致发胖,还能达到帮助减肥的目的。对比实验证明,吃了花生和花生酱后,两个小时至两个半小时内都不会觉得饿;而如果吃其他蛋糕之类的零食,不到半个小时,饥饿感又袭来。“尽管花生酱等花生制品热量并不低,但由于吃这些容易有饱腹感,因而会让减肥者控制食欲。此外,花生、花生油及相关花生制品中还含有多种有益的纤维素,有清除肠内垃圾的作用,不会导致肥胖。”

花生制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低廉的国内原料花生供应市场,对本国的花生制品企业来说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作为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我国花生产量、进出口贸易量均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实的花生生产、加工和贸易大国。据统计,2019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460万公顷,占全球17.5%,总产量1750万吨,占全球的39.4%。

目前我国花生制品企业的生产规模小,国内市场集中度低,缺少有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对外出口贸易过分依赖于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对花生制品的设计和研发能力不足,产品缺乏自身特色,更缺少领先的技术优势,这些使得我国出口的花生制品以低质、低价的一般竞争性产品为主,处在全球供应链的低端。

花生制品企业要加强花生休闲、方便食品如发酵花生酸奶、多味花生仁、花生蛋白乳饮料、速溶花生晶等产品的挖掘与开发,还要加强花生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如开展花生蛋白活性肽的研究,蛋白活性多肽的加工前后的价值比为1:20,由于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消化吸收性好,被视为“新兴的营养 保健源”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功能因子”,具备着巨大 的出口潜力。花生企业还应积极开展国际间的高新技术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与美国、印度、阿根廷等花生主产国的交流,提高花生制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花生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

“一带一路”倡议是让我国花生走出去的好机会。通过搭建“一带一路”花生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可积极发挥我国花生产业的优势,引领我国花生加工技术和服务“走出去”,增强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培育良好的国际声誉。

想要了解更多花生制品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2026年花生制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苹果新iPad工业设计无法量产 2021中国制造业工业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苹果新iPad工业设计无法量产 2021中国制造业工业设计未来发展趋势iPad9有望9月份发布上市,并助力苹果平板出货达到60...

2021-2026年幼教行业分析报告

幼教就是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

2021-2026年SaaS产品定位及价格策略专项调研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 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S...

氯化钾海外市场价格将持续走高 氯化钾市场前景分析

氯化钾海外市场价格将持续走高近期,据业内人士透露,受需求增长和供应紧张的影响,预计未来海外市场氯化钾价格将继续...

助听器是暴利行业吗?助听器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助听器是一个小型扩音器,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而感觉到...

蓄电池市场调研 2021年蓄电池行业格局及研究报告

我国蓄电池行业的供需状况、蓄电池行业前景现状怎么样?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的蓄电池生产企业约有350家,各类电池年生...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