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网约车合规信息公开查询已累计206万次 中国网约车市场深度分析

  • 2021年8月26日 HaoChenChong来源:互联网 473 24
  • 繁体

交通运输部今天(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自今年3月份,交通运输部上线网约车合规信息公开查询功能的相关情况,新闻发言人孙文剑介绍,截至目前,已累计查询206万次,日均查询量约1.4万次。

网约车合规信息公开查询已累计206万次

交通运输部今天(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自今年3月份,交通运输部上线网约车合规信息公开查询功能的相关情况,新闻发言人孙文剑介绍,截至目前,已累计查询206万次,日均查询量约1.4万次。与上线前相比,合规网约车驾驶员新增17万人,合规网约车车辆新增11.5万辆。

7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目前,网约车覆盖我国300多个城市,日均完成订单量2000万单。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国共有24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5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51万本、车辆运输证135.7万本,环比分别增长0.5%、2.3%。在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如祺出行(89.5%),最低的是花小猪出行(23.6%)。在36个中心城市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广州,最低的是石家庄。

随着网约车的市场格局基本确定,滴滴开始转向走精细化运营,其中快车和专车之间的中间市场被认为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其中首汽约车偏向于提供商务性质的服务,嘀嗒出行则致力于优化网约出租车的乘车体验。此前掀起网约车市场一场波澜的高德地图,就网约车行业也有明确表态,高德方面目前仅部分城市试上线顺风车业务,且为公益性质,并无开展网约车业务的打算。

网约车行业资产规模分析,现阶段的网约车,是以私家车加盟的C2C营运模式为主的。但从整个网约车的合规趋势来看,滴滴出行、美团打车采用的是C2C模式,属于轻资产运营模式。可首汽约车、曹操专车、享道出行等新兴网约车平台,它们采用的却是B2C模式。由网约车公司提供合规的网约车辆,降低司机的营运成本及风险,从而规范整个网约车的营运秩序。但B2C模式属于重资产运营,毫无疑问,这将加重网约车平台的运营成本,未来如果无法通过扩大市场达到规模经济效益,该重资产运营模式下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整体来看,当前网约车市场主要提供的服务包含快车、专车、顺丰车、出租车、豪华车等,滴滴和美团主要市场为快车,也接入出租车等服务,除服务类别外,服务人群及着重点也成为了当前网约车车企平台瓜分的方向。

网约车的出现与发展是时代的产物,是顺应时代与国家发展要求的新事物,因而即使网约车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我们都应该对网约车持有信心,并且积极地推动网约车的发展。如今,要推动网约车发展,先要加强对网约车的治理。多中心治理是对网约车治理的最好的模式。相信通过政府、市场以及社会这三大主体,定能完成网约车的治理任务,促进网约车的良性发展。

想要了解更多网约车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2020-2025年中国网约车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咨询报告》

相关新闻推荐:

《2021-2025年中国网约车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圆通速递国际上半年营收30.38亿港元 2021国际快递产业园发展规划及投资预测分析

圆通速递国际上半年营收30.38亿港元8月25日晚间,圆通速递国际(06123.HK)发布上半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圆通速递国...

2021-2026年中国心脑血管药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金三角”方案我国医学界专家们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通心络胶囊作为...

我国的木结构市场需求巨大 木结构建筑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木结构建筑的可行性当前,世界各国共谋恢复全球经济增长,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已是大势所趋,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

2021年商洽会直播电商促经贸合作 直播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2021年商洽会直播电商促经贸合作近期,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线上展在昆明启动,以在线洽谈、线上直播...

贵州茅台午后跌超4% 中国白酒行业市场调研

贵州茅台午后跌超4%截至发稿,贵州茅台午后跌超4%,成交额超77亿元,市值逼近两万亿大关。消息面上,近日一则茅台批...

超97%的人对癌症易感 抗癌药物市场深度调研

超97%的人对癌症易感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健康中心流行病学系研究团队领衔我国...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