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酸奶可以减肥吗? 酸奶行业发展新趋势预测

  • 2021年9月14日 YeYuJuan来源:百度百科 中研网 1003 63
  • 繁体

酸奶可以减肥吗?酸奶减肥法是一种新生的减肥方法。指调整食谱,增加其中酸奶的含量。能够通畅我们的肠道,清除肠道中堆积的垃圾,还可以调节肠道内的菌类,增加益生菌类,促进消化与吸收。

酸奶可以减肥吗?酸奶减肥法是一种新生的减肥方法。指调整食谱,增加其中酸奶的含量。能够通畅我们的肠道,清除肠道中堆积的垃圾,还可以调节肠道内的菌类,增加益生菌类,促进消化与吸收。

根据研究显示,那些主要从酸奶吸收钙质的人群拥有更平坦的小腹。大多数酸奶所含的一些菌类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减少腹胀、便秘,让小腹看上去更加平坦。可以说,酸奶减肥法能够通畅肠道,清除肠道中堆积的垃圾。酸奶是奶制品中的营养价值颇高的饮品。这种减肥法虽然能够提供钙质,帮助肥胖者降低体重,却不会影响脂肪以外的肌肉、内脏等身体成分,因此对体重正常或偏低的人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酸奶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酸奶消费者在大城市已很普遍,中小城市也正在兴起。近年来,中国酸奶市场增长率领跑全球,每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也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类。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与“酸奶”相关的项目品牌共有超70家。其中,简爱已于2020年5月至今获得3次融资,其中2021年3月获得8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云锋基金、红杉资本中国等;品牌“认养一头牛”2017年至今获得3次融资,其中2021年4月完成A轮融资,由KKR、德弘资本领投。除简爱、乐纯等网红酸奶品牌外,蒙牛、伊利等传统老牌企业也加入到了高端酸奶的战局中。

酸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在发酵过程中生成了全新的质地(粘稠度和口感)、独特的风味,能够帮助人们促进肠胃的消化,这使得酸奶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喜好和推崇。中国酸奶产品销售量将从2020年的960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36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酸奶产品销售额将从2020年的140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2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67%,中国酸奶产品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

酸奶在全世界范围内早已流行开来,发达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甚至有50%或以上的液体乳市场被酸奶占据。随着海外文化和餐饮理念的传入,中国年轻--代很可能快速追赶上全球酸奶的步伐,继续推高酸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发达国家多以低温酸奶产品(包括酸奶和乳酸菌饮料)为主,受冷链建设不完善因素影响,近年来,中国低温酸奶发展放缓,而常温酸奶异军突起,处于高速增长期。常温酸奶摆脱冷链束缚,常温保质100天以上。常温酸奶市场高速增长,吸引了大批乳品企业加入。目前,国内生产常温酸奶的企业有40~50家,品牌多达上百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酸奶行业发展新趋势预测

调研显示,原味的乳品更受消费者欢迎,因此,乳品企业,仍然要将原味的纯鲜奶和酸奶做为主要的产品组合,投放市场,而辅之以其他的消费产品。

中国消费者对酸奶的需求量较大,预计2021年中国人均酸奶消费量将赶上英美两国,市场规模将达到1906亿元。植物酸奶完全符合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饮食的追求,在这巨大的市场空间里,植物酸奶拥有无限可能。

想要了解更多酸奶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中国酸奶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我国制造业连续十一年位居世界第一? 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兼并重组

我国制造业连续十一年位居世界第一 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兼并重组9月13日上午,我国新办举行“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2...

《西游记》里人参果的原型是它 2021香梨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眼下,库尔勒香梨进入了全面采收期,在库尔勒市各乡镇场,这几天梨农都在忙活着采摘、包装,运输香梨,赶在中秋节前后...

2021玉米行业发展前景及现状分析

2021玉米行业发展前景及现状分析好消息,新疆阿勒泰市11.17万亩青贮玉米喜获丰收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的青贮玉...

建筑工程机械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

工程机械是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

2021蘑菇市场调查 蘑菇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目前可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60多种,主要包括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针菇、双孢菇、毛木耳、...

跨境电商竞争格局分析 2021-2026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市场前瞻及投资调研

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渗透率逐年攀升,保持了年均...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