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国家已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 未来冷冻猪肉发展分析

  • 2021年9月28日 ZouJunRong来源:腾讯网 新浪 1442 95
  • 繁体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年内第二轮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地方也在加大力度收储。当前,生猪价格水平整体较低,建议有关屠宰企业、肉类食品加工企业等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补充库存。

国家已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9月20日~24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3∶1。按照《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低于5∶1)。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年内第二轮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地方也在加大力度收储。当前,生猪价格水平整体较低,建议有关屠宰企业、肉类食品加工企业等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补充库存;建议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9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的通知,设定了“十四五”期间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即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700万头。

未来冷冻猪肉发展分析

近期,猪价走低,粮价平稳,相关产业分处于景气的不同阶段。冻肉二次收储启动提振猪价,关注估值修复的投资机会。猪价继续回落。据统计,上周全国22省市生猪出厂价为12.13元/公斤,周环比跌0.6元/公斤。

据农业部数据,受猪价持续下跌影响,2021年7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5%,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增长。为预防产业周期的剧烈波动,农业农村部出台生猪产能调控方案,提出了生产端逆周期精准政策调控措施,以加强对生猪产能调控的政策性指导。

此外,年内第二次猪肉收储工作将于国庆后正式启动,收储规模显著高于第一次,持续时间会更长。预计,随着收储和产能调控“托市”效果的显现,叠加秋冬季和双节猪肉消费旺季因素的影响,猪价将企稳回升。

估值方面,目前绝大部分猪企的头均市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向上空间明显,建议关注猪价反弹和估值修复叠加的投资机会,受猪价下跌的影响,猪用疫苗景气承压。多个龙头企业的多联多价苗和基因工程苗即将获批上市,有利于行业产品结构升级和格局优化,维持行业看好评级。个股重点推荐估值合理,且上半年批签发大幅增长的科前生物。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1-2026年中国冷冻猪肉行业深度调研分析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分析

“国家储备肉”是指国家用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引发市场异常波动和市场调控而储备的肉类产品。对于冷冻猪肉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足够便宜。所以外面的很多餐馆和食堂,都会批量采购冷冻猪肉,这样无形中就降低了成本。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要追求更好的口感和味道,当然是优先选择新鲜猪肉,而选择冷冻猪肉,无非就是省钱嘛。

本报告对于冷冻猪肉企业、经销商、行业管理部门以及拟进入该行业的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我国冷冻猪肉行业发展规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学术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冷冻猪肉行业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中国冷冻猪肉行业深度调研分析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炊具行业品类繁多 炊具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炊具,意思是指做饭用的器具、器皿,是属于现代汉语中的白话词汇。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huò)、甑(z...

不锈钢餐具成为热销品类 不锈钢餐具行业市场优势分析

疫情期间,欧美大部分家庭处于居家状态,致使厨房成为热门消费场景,在家下厨成为日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此一来,大...

国庆股票交易时间如何安排 2021国庆股票休市几天 附2021年股票休市安排表

国庆股票交易时间如何安排国庆股票交易放假是放几天?2021中秋国庆假期放假安排通知8月19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中秋、...

怎样为宝宝选择洗护用品?婴幼儿洗护用品市场前景分析

怎样为宝宝选择洗护用品?在给小宝宝选择护肤品时,一定要注意这几项:首先,成分要简单。给宝宝选择洗护用品时要认准2...

期货业对外开放进程提速 中国期货吸引海外市场投资

期货业对外开放进程提速近些年,期货业对外开放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期货公司的国际化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多家公司...

韩国30岁以上未婚人口比重创纪录 韩国单身人口数量是多少 单身经济的商机分析

韩国30岁以上未婚人口比重创纪录韩国媒体报道,2020年韩国有314万名成年人“啃老”,而30岁以上未婚人口比重刷新历史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