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猪肉市场均价同比跌超六成 季节性因素诱发价格反弹

  • 2021年10月14日 YeYuJuan来源:互联网 911 57
  • 繁体

生猪养殖业迎来季节性刚需,四季度以及春节前的猪肉需求量有望持续上升,供需杠杆发生变化,为生猪养殖企业收入的提高和股价的提振带来较大的支撑。

国庆假期后,生猪价格是否会迎来拐点?国庆节后的生猪价格是环比微涨的,主要原因是国庆假期生猪及猪肉价格已跌至阶段性低点。

不过,短暂的价格回升,并不意味生猪养殖业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此前,已有多家饲料企业发布提价信息。在养殖成本增加、终端出栏价格无法大幅提升的局面下,生猪养殖企业的亏损状况仍然比较严重。

猪肉市场均价同比跌超六成

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国内猪肉市场均价为14.80元/公斤,同比下跌62.71%。目前养殖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截至10月11日,自繁自养生猪每头平均亏损743.75元。养殖企业的利润情况受生猪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

2020年二季度末,我国能繁母猪存栏达3629万头,比一季度末增加近250万头,增幅7.3%;二是生猪存栏连续回升,二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33996万头,比存栏量低点的2019年三季度末增加3321万头,增幅10.8%;三是生猪出栏同比降幅收窄,2020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25103万头,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4个百分点。

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调研

我国的生猪养殖产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哑铃式结构,一端是大型养殖集团,比如温氏、牧原、正邦等,他们拥有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设备,另外还有资金优势;另一端是家庭农场,他们成本控制能力强,养殖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消费趋旺,生猪养殖利润可能逐步回升,将在一定程度上猪养殖和养殖户的积极性。

从目前的情况看,东北地区的养殖优势不断扩大。东北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玉米临收储政策取消后,玉米各地区的价差逐步趋于合理,东北地区玉米价格较低,由原来的“资源劣势+物流劣势”转变为“资源优势+物流劣势”,产业转移的动力逐步增强。东北振兴和南方加大环保的大背景下,“南猪北养”趋势明显。

当前,我国猪价已转入下跌周期,决定“猪周期”价格走势的最主要因素是猪肉供给,供给从短缺转为充裕、从充裕转为短缺,“猪周期”势必发生转向,而生猪出栏量则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图表一:2018-2020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单位:万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表二:2018-2020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单位:万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生猪养殖业迎来季节性刚需

目前市场对仔猪跌价原因的认识较为一致:一是生猪产能恢复较快,供应不断增加,企业对后市信心不足,从而降低了对仔猪的需求;二是仔猪育肥成本较高,企业育肥面临亏损;三是前期大型养殖场投产母猪场较多,后期育肥能力有限,限制了仔猪采购。这些因素导致仔猪供应量明显大于市场采购需求量,价格不断走低。

生猪养殖业迎来季节性刚需,四季度以及春节前的猪肉需求量有望持续上升,供需杠杆发生变化,为生猪养殖企业收入的提高和股价的提振带来较大的支撑。

想要了解更多生猪养殖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北方将入供暖季 煤电能否供得上? 居民用电、民生用气价格会涨吗?

北方将入供暖季 煤电能否供得上?在国新办10月13日举行的今冬明春能源保障供应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国资委1...

眼下板材行业又掀起了新一轮涨价潮 板材市场投资及价格分析

板材产品外形扁平,宽厚比大,单位体积的表面积也很大,这种外形特点带来其使用上的特点:(1)表面积大,故包容覆盖2...

网友吐槽双十一前快递又涨价 义乌快递费最低多少钱?双十一快递涨价的原因分析

网友吐槽双十一前快递又涨价双十一将至,快递又要涨价了?据了解,今年的天猫、京东双十一促销将在10月20日前后开启。9...

欧菲光第三季度预亏7000万 手机摄像头厂商的发展未来方向

欧菲光第三季度预亏7000万10月13日,欧菲光公告称,预计第三季度净亏损5800万元至7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37亿元;预...

今日螺纹钢价格是多少?建筑钢市场价格趋势分析

建筑钢是建筑用黑色和有色金属材料以及它们与其他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建筑用金属材料是构成土木工程物质基础...

牛散操纵市场亏27亿 股市中什么叫牛散 2021股市行情走势分析

景华收到证监会的500万罚单牛散操纵市场亏27亿是什么情况?妖股仁东控股的背后操盘方景华,近日收到证监会的500万罚单5...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