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中国儿童用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 2021年10月17日 HaoChenChong来源:互联网 458 23
  • 繁体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17.95%,比2010年上升1.35个百分点。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儿童数量将不断增加。

中国儿童用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17.95%,比2010年上升1.35个百分点。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儿童数量将不断增加。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患病率、就诊率、用药率比成人高。近年来,我国重视儿童用药供应保障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儿童用药研发生产,缓解儿童药品短缺问题,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共批准儿童专用药和增加儿童应用的药品26个,同比增长36.8%,其中国产药品17个,增幅达到46.2%。今年,儿童用药批准品种数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目前已有28个儿童用药获批上市,还有45个儿童专用药和21个增加儿童适应症或用法用量品种正在审评中,其中22个品种已经纳入优先审评审批序列。

全国工商联药业商会的调查显示,国内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药品的仅10余家,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也仅30多家,总体企业间竞争压力较小。目前国内重点从事儿童药研发生产的企业主要有葵花药业、葫芦娃药业、康芝药业、哈药集团、亚宝药业、江中药业、华润双鹤、山大华特、济川药业、羚锐制药、长春高新、健民集团、汉森制药、臣功制药等。

截至2021年1月1日,共收录上市批准产品(化药、中药和生物制剂等)批准文号数为228448个(按成分浏览为8487个),其中儿科专用药物(儿童、儿科、小儿等统计)批准文号总数为3826个(成分241个);在化药领域,总批准文号为151473个(成分2195个),儿童专用药物的总批准文号为1598(成分55个)。目前国内儿科专用产品的批准文号数量以及活性成分数量均较少,相对于全国2.2亿儿童人口来说远远不够。

为鼓励儿童用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国家发改委将研究调整儿童用药的价格管理方式。目前,政府监管药品价格重点要放在临床使用量大面广、市场竞争不充分的药品上,常见的儿童用药以非处方药为主,主要在社会零售药店销售,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因此,发改委将考虑探索有利于经营者根据市场竞争情况自主确定价格,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管理方式,并改进儿童用药的定价方法;而对于明确为儿童用药的剂型品规,在坚持以成本为基础定价的同时,将适当放宽期间费用率、销售利润率和流通环节差价率的限制标准。此外,还将从知识产权、疗效质量等多个角度,对特定企业生产的,质量、疗效、安全性具有显著优势的儿童用药产品,给予价格扶持。

在国家药监局方面,目前正在加紧开展对儿童药物注册申请加快审评,研究为儿童药物设立药品市场独占期等政策,同时积极配合药品定价和招标采购等部门研究制定相应支持和引导政策,鼓励药企研发生产适合儿童使用的药物。此外,国家还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先考虑将儿童专用药品纳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提升儿童药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想要了解更多儿童用药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1-2026年中国儿童用药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中国中药片剂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中药片剂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片剂是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片剂以口服普通...

中国家庭理疗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家庭理疗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慢病管理意识的提升以及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家用医疗仪器类产品已...

中国针灸按摩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

中国航空装备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航空装备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航空装备即是航空航天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我国战略...

中国车身钢板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车身钢板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汽车板是指汽车用钢板。从生产工艺特点划分为热轧钢板、冷轧钢板和涂镀层钢板;从...

中国沿海运输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沿海运输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沿海运输是指沿海各港口间的海上运输。从事沿海运输的航船一部分为内航船舶,...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