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电子驾驶证12月10日起全国全面推行 驾驶培训行业市场前瞻

  • 2021年12月5日 HaoChenChong来源:互联网 1397 92
  • 繁体

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自今年12月10日起,在前期试点和分批推广应用基础上,驾驶证电子化、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交管12123”APP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查阅等4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便利措施在全国全面推行,更好便利群众办事出行,更好服务

电子驾驶证12月10日起全国全面推行

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自今年12月10日起,在前期试点和分批推广应用基础上,驾驶证电子化、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交管12123”APP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查阅等4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便利措施在全国全面推行,更好便利群众办事出行,更好服务企业行业发展。

驾驶证电子化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200个城市,受到群众广泛关注和普遍欢迎。目前,已有5000多万名驾驶人领取电子驾驶证,实现手机在线“亮证”。在此基础上,将在全国全面推广应用,驾驶人可以通过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APP申领电子驾驶证。推广应用城市发放的电子驾驶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可以在办理交管业务、接受执法检查时出示使用,并可以拓展客货运输、汽车租赁、保险购置等社会应用场景。

驾驶培训行业市场前瞻

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已成为现实,学驾驶已不再仅仅作为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借以改善生活质量的一项基本生活技能。这就迫切需要驾驶员培训学校源源不断输送大量合格的驾驶人才,特别是随着我国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各种新型运输方式和农村客货运输发展迅猛,要求驾培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高、精、专驾驶人才和大量的普及型驾驶人才,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保障道路运输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从2010年到2014年,驾驶人数量增加了1亿。驾驶人总量占全国总人口的22%,每5个人或每3个适龄驾驶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机动车驾驶证。女性小汽车驾驶人从10年前的300万人增加到6059万人,增加19倍,而同期男性小汽车驾驶人仅增长了7.4倍。15%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取得了机动车驾驶证,还有超过50%的大学生持驾驶证毕业。近10年,51至60岁年龄段的小汽车驾驶证增长速度最快,60岁以上老年驾驶人从10万增长到393万,增长了38倍。2014年我国驾驶培训次数达到2769.90万次,驾驶培训机构数达到13542家,驾驶培训机构车辆67.23万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人口超14亿,目前总共就3.84亿辆车(截止今年6月数据)。超10亿的需求缺口,只近1.9万家驾校来消化,看起来驾培就是个金矿。

如今驾驶培训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以前“一辆车四个人”的人工教学模式,将渐渐转变为“人机交互”的教学模式,如今VR技术已经运用在汽车驾驶模拟器上,有效提升了“智能辅助教学”的智慧化水平。戴上VR眼睛,坐进机器,就能像打游戏一样学习驾驶,“山路模式”、“街道模式”随意切换,这就是即将在上海推广的智能驾培的新型培训模式。目前,智能驾培的新型培训模式仍在攻坚和调试阶段,一旦产品定型后,将正式与学驾人员见面。

想要了解关于驾驶培训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驾驶培训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我国已成全世界最大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已成全世界最大机器人市场据悉,今年1至10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 29.8 万套,同比增长 51.9%。以工业机器2...

中国电子竞技市场规模全球第一 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中国电子竞技“火出圈”,各类赛事和行业新闻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让主流社会逐渐了解并开始重新审视这项年轻人热烈追...

国家邮政局要求快递行业反内卷 2021年快递行业的现状和趋势

国家邮政局要求快递行业反内卷国家邮政局:快递企业要旗帜鲜明反对内卷##要旗帜鲜维护市场秩序,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2022胆酸钠行业发展前景及现状分析

2022胆酸钠行业发展前景及现状分析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全球曾有20亿人感染乙肝。目前全世界仍有超过2.4亿1...

2022硝酸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2硝酸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硝酸银是一种无色透明斜方晶系片状晶体,硝酸银溶液由于含有大量银离子,故氧化性较...

新疆最新物业服务收费标准 2022新疆物业管理发展现状趋势分析

新疆物业管理发展如何?物业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比如电梯广告位投放产...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