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作为一种比较传统的农产品,不仅种类丰富,口感鲜美,而且具有一定的健康功能,随着消费者的认知提高,海鲜的消费量逐年上升,让海鲜行业份额在中国食品消费市场一跃成为热门行业。
水产行业是指涉及水产品的生产、养殖、捕捞、加工、贸易及相关服务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产业,包括海洋水产业和淡水水产业,涵盖从水域中获取和养殖水产品到产品加工及销售等环节。水产/水产加工品分类有鲜活品、冷冻品、干制品、腌制品等。水产行业可分为捕捞业、养殖业、加工业、贸易和流通业、服务业。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海水产品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到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海鲜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海鲜餐饮消费量为1849.63万吨%。
中国贝类海鲜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其产业链涉及渔业养殖、贸易、加工、餐饮、零售等多个环节,主要产品有海参、海螺、贻贝、蛤蜊、贝壳等,其产品畅销全球市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据数据统计,2016-2022年,我国蟹养殖总产量逐年增长,每年总产量均在100万吨以上,淡水养殖产量是海水养殖产量的2.5倍左右。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在28.8万吨上下波动,2018年海水养殖产量达到最高,为29.38万吨,同比增长2.72%;2020年淡水养殖产量有轻微下降,为77.59万吨,同比下降0.36%,2021年回升至80.83万吨,同比增长4.17%。
从市场结构来看,中国贝类海鲜行业目前由多家大中型企业构成,其中非上市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上市企业相对较少,但上市企业的市场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在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目前由于国内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致使海洋水产资源不断减少,水产行业发展重心逐渐向养殖方向偏移,进而促进海水养殖行业快速发展,产量逐年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为2211.14万吨,同比增长3.55%。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海鲜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分析
中国水产养殖企业多以分散的个体经营模式为主,大型企业较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水产行业将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和扩张。未来,中国水产品生产将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智慧水产养殖,大力发展优质、生态、绿色的水产品,行业逐渐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
2022年中国居民中15-64岁的人口比例达到68.2%,90后、00后逐渐成为水产行业的主要消费群体,未来消费潜力巨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深,中国城镇人口呈现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79302万人上升至2022年的92071万人。分析师认为,在消费群体崛起和城镇人口呈现增长态势情况下,人们对食品的消费需求相应增加,愈多人开始注重健康饮食,水产品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富含蛋白质及各种微量元素,符合人们对健康和饮食的需求,水产行业将受益于人口增长产生的需求。
为响应国家号召,中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布相关政策,积极推动水产品行业发展。如2023年6月,浙江省发布《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管理办法的通知》以加强和规范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各地统筹安排水产业发展,加快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相关技术、标准和装备的研制,加强产学研联合协作。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水产品已成为居民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消费从“温饱型”向“品质型”转变,海鲜餐饮市场潜力巨大,海水养殖生产已成为拉动中国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欲了解更多关于海鲜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海鲜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