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数据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数据 > 行业数据

2021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空间及企业布局分析 华为云提供新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 2021年6月28日 HuangJiang来源:新浪 559 31
  • 繁体

近年来,平安、阿里、腾讯,华为(业内简称PATH)几家大型企业积极投身智慧城市,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极大地丰富了智慧城市的实践,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一轮提速期。华为云在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等领域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并且在城市以及政务、工业、交通、水务、地

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已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已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如已列入政府财政预算;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组织管理。智慧城市建设主要由政府主导,政府渠道和资金较为关键。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空间及企业布局分析

近年来,多地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产业和振兴发展的切入点来抓,坚持高点站位、战略谋划、整合资源,使其在新一轮互联网和信息产业发展中快速集聚放大乘数效应,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智慧城市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政策红利的进一步释放、资金的大量投入,智慧城市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居民和工作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深度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空间被广泛看好的同时,资本也在加快布局。近年来,平安、阿里、腾讯,华为(业内简称PATH)几家大型企业积极投身智慧城市,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极大地丰富了智慧城市的实践,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一轮提速期。

华为云提供新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华为云在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等领域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并且在城市以及政务、工业、交通、水务、地理、气象、供暖等城市领域具有成熟领先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6月24日,在“长沙·进而有为 华为云城市峰会2021”的现场,华为中国副总裁、中国区云业务总裁张修征指出:很多行业观点涉及的都仅仅只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内容。要解决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我们既要从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城市的未来发展,又要充分认识建设新型智慧城市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如果把智慧城市比作一个人,城市中的智能交互是智能体的“五官”和“手脚”,让智能体可感知,能执行;智能联接是智能体的“躯干”,联接智能中枢和智能交互;智能中枢是智能体的“大脑”和决策系统;智慧应用是智能体的价值呈现。

智慧城市涵盖的范围很广,从功能上讲,涉及了城市运行状态的感知、传输、计算、分析、共享、决策,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运行、民生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智慧城市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主要包含了:顶层设计、硬件、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等部分。在应用方面,主要包括:智慧安防、政务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能源等。其中,安防、政务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涉及了民生的基本刚性需求,且在我国亟待发展,有望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先行。

根据中研普华出版的《2021-2025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第一节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状况分析

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阶段

为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其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引入IBM“智慧城市”概念阶段

美国IBM公司率先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代名词。2008年11月6日,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纽约市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演讲《智慧地球:下一代的领导议程》,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总统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会上彭明盛再次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奥巴马政府对此给予了积极回应,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认识到“智慧城市”理念的前瞻性和先进性,相继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举措。据估计,目前全球已超过100个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已有1200多个与智慧城市密切联系的相关行业项目。

(二)IBM在我国力推“智慧城市”阶段

IBM为占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庞大市场,采取了一系列推进措施。2009年2月24日,IBM在中国提出“智慧地球赢在中国”,并建议优先建设智慧的电力、智慧的医疗、智慧的城市、智慧的交通、智慧的供应链(物流)、智慧的银行等六大行业。2009年8月,IBM发布了《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的报告。2010年6月2日,世博会期间“2010智慧城市全球峰会”,彭明盛发表“从城市开始构建智慧的地球”的主题演讲。2012年9月19日,IBM在北京正式启动“慧典先锋”计划,大力推进其“智慧城市”项目。

(三)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普及阶段

继2009年IBM推出其“智慧地球”的全球战略之后,中国诸多城市借鉴其“智慧城市”的理念,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热点。2010年11月2日,科技部等单位举办“2010中国智慧城市论坛”。2010年12月12日,“2010中国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据统计,截至2013年8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两批对外公布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有193个。2013年10月10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支持下,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在京成立。

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2017-2018年,国家颁发一系列政策鼓励智慧交通、智慧医疗、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如在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六个重点任务,即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和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通过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下夯实的基础。

我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来,住建部发布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截止至2020年,住建部公布的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已经达到290个。如果计算科技部、工信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改委所确定的智慧城市相关试点数量,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累计已达753个。

图表:2018-2020年全国智慧城市累计试点数量

资料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三、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

图表:2014-2022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2014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仅仅为0.76万亿元。到了2016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截止到2017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增长至6万亿元。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接近8万亿元,达到7.9亿元。2020年时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已经逼近15万亿元。

目前在行业内有观点认为,只要做好政务智慧底座,就能赋能新型智慧城市;也有人认为建设智慧城市要建设好城市大脑,建好城市大脑智慧城市自然就会有思考;也有观点认为只要把智慧交通、智慧电力等等每个行业应用都做好,集合起来自然就是智慧城市。

欲了解更多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分析,可点击中研普华《2021-2025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导热石墨膜价格竞争激烈 2021年中国导热石墨膜行业竞争分析调研

导热石墨膜是一种全新的导热散热材料,沿两个方均匀导热,屏蔽热源与组件的同时改进消费电子产品的性能。颜色一般是黑...

母婴品牌bebebus上半年全渠道销售额超过去年全年 母婴用品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bebebus半年销售额超过去年全年618购物节期间,布童科技旗下母婴国货品牌bebebus在天猫平台的单日最高销售额接近4000b...

LPR连续14个月保持不变房贷利率持续上浮 中国住房贷款行业分析

LPR连续14个月保持不变房贷利率持续上浮据媒体报道,今年二季度以来,各地加紧对涉房贷款调控力度,通过上调住房贷款L...

纳米技术在耐火材料行业应用前景如何?未来我国将成为纳米碳酸钙出口大国

纳米技术在耐火材料行业应用前景如何?纳米技术是一种使用单个原子、分子完成制造工作的技术。同时,也是一项交叉性很...

智慧数字化的应用走进医疗场景 我国数字医疗行业市场运行形势分析

智慧数字化的应用逐步走进医疗场景随着技术的发展,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与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智慧...

全球首套1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山西太原正式投运

6月28日,全球首套1MWh钠离子电池光储充智能微网系统在山西太原正式投入运行。中科海钠总经理唐堃介绍,项目前期实验8...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