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企业情报

旷视科技推出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智慧物流助力制造业数智化升级

  • 2021年10月11日 HuangJiang来源:新浪 1391 92
  • 繁体

物流行业正努力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传统模式向智慧物流升级。旷视科技顺势推出智慧物流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两业融合发展,不仅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高品质物流服务需求,促进物流业提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旷视科技推出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近年来,物流行业正努力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传统模式向智慧物流升级。智慧物流是一部分由物流设备生产厂家发展起来,具备强硬件能力,另一部分由物流软件开发商发展起来,在软件上具备强竞争力。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近日顺势推出了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旷视科技是一家聚焦物联网场景的人工智能公司。凭借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以物联网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载体,通过构建完整的 AIoT 产品体系,面向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三大核心场景提供经验证的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落地。

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等智慧化技术手段,实现物流各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提高物流系统智能化分析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执行能力,提升物流运作效率的现代化物流模式。

智慧物流的应用案例

旷视科技团队与无锡梦燕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梦燕”)共创了梦燕自动化物流中心的工艺方案,且该物流中心已经投入使用。

据了解,该自动化物流中心实现了服装入库、上架、存储、拣货、分拨复核、集货等流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升级。相比于旧仓,物流中心的新仓在每日可支持出货量提升5倍的情况下,仓库空间利用率提升3倍,人员减少40%,并且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智慧物流助力制造业数智化升级

今年,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在这种时代大环境和红利驱动之下,人工智能行业无疑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智能化时代,传统制造业正全面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于众多制造业企业而言,实现产业数智化转型和构建全渠道智慧物流是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两业融合发展,不仅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高品质物流服务需求,促进物流业提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并将其作为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八部门支持物联网新基建

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下称《行动计划》)指出,到2023年底,推动10家物联网企业成长为产值过百亿的龙头企业,物联网连接数突破20亿。

工信部表示,“十三五”以来,工信部大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持续推进解决的问题。比如,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产业生态不够健全,规模化应用不足,支撑体系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欲了解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发展详细分析,可点击中研普华《2021-2026年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小米诉争商标“米家mijia”理由不成立 中国商标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天眼查App显示,10月8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二审行政判决书公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显示...

15批次茶饮被检出日落黄 新式茶饮市场潜力巨大

15批次茶饮被检出日落黄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情况通报,结果显示15批次茶饮被检出含...

日本多家电器厂商开发新款家用空调 空调市场发展潜能分析

据日本广播协会网站近日报道,日本多家电器厂商开发了新款家用空调,以满足新冠疫情下的消费者新需求。报道介绍,现有...

2021住房贷款市场调研及住房贷款行业需求分析

住房贷款行业的发展前景现状、住房贷款市场竞争力怎么样?据了解,一二线城市,住房贷款压力任然十分巨大,住房贷款是7...

2021期权行业前景现状及期权市场研究报告分析

期权行业的发展前景现状、期权市场竞争力怎么样?期权市场的教育应该是非常广泛的,他们应该包括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2...

全球日增确诊超31万例 疫情影响经济有多大

全球日增确诊超31万例截至北京时间10月11日6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38613985例,累计死亡病例48665883...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