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数据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数据 > 政策法规

多措施推动种业企业扶优行动落地见效 种子行业的现状

  • 2021年11月25日 ZhouJiaLiang来源:互联网 1462 97
  • 繁体

我国将围绕加快形成种业企业阵型、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激发种业企业创新积极性等三方面采取多项举措,推动种业企业扶优行动落地见效。

多措施推动种业企业扶优行动落地见效

农业农村部24日召开的全国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推进会。会上介绍到,我国将围绕加快形成种业企业阵型、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激发种业企业创新积极性等三方面采取多项举措,推动种业企业扶优行动落地见效。据悉,我国将突出重点品种、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分别筛选出优势企业,给予分类指导、精准扶持。针对水稻、小麦、蛋鸡等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领域,支持企业继续做强优势、做大规模;针对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领域,支持企业加强育种创新攻关,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2026年中国种子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分析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只有保障了种业安全,粮食安全的“根基”才有可能稳固。现在,在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用种上,中国已经全部实现了品种自主选育,玉米自主品种的面积占到90%以上,蔬菜生产自主品种的市场份额占80%以上。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良种覆盖率超过97%,中国农作物供种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种子行业的现状

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565万吨(113亿斤),增长0.9%。其中谷物产量61674万吨(12335亿斤),比2019年增加304万吨(61亿斤),增长0.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作物的种植要求从单纯追求产量开始转向提高安全和品质。由于良种对提高单产、降低农药用量等方面作用显著,下游种植业需求的转变对种子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种子行业将面临高产、高普适性和抗病(虫)性强优良品种的市场需求。

由于粮食安全对于我国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市场对农作物种子的需求很难出现大波动。并且,优质、良种的农作物种子更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需要的。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农业生产的起点,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从2007年的300亿元的市场规模至2020年的1400亿,我国农作物种子的复合增长速度为13%,其中玉米和水稻种子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3.1%和16.2%,占据种子行业的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种子行业市场集中度低,企业研发投入少并导致普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种业,我国种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备“育、繁、推”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公司较少,种子企业或科研院所与跨国种业公司抗衡的能力较弱,在全球化浪潮的经济形势下,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种业公司进入的严峻威胁和强大冲击。

想要了解更多种子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2026年中国种子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2-2027年中国速冻蔬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宁德时代涉足矿产开采 智慧矿山的现状及展望

宁德时代涉足矿产开采继宜春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后,宁德时代在宜春又新设一家全资子公司。值得关注的是,宜春时代...

央企总部搬离北京提速 2021年1-10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央企总部搬离北京提速自2014年国家提出北京要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之后,央企总部迁移便进入倒计时,各地翘首以盼。随着...

工信部对腾讯采取过渡性行政指导 手机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政策规范

工信部对腾讯采取过渡性行政指导今年以来,在工信部开展的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中,腾讯公司旗下9款产品存在违规行...

吸电子烟或导致骨质疏松 电子烟行业能长久吗2022

吸电子烟或导致骨质疏松电子烟自被推出以来,一直作为一种较传统香烟更为健康的替代品和戒烟辅助手段在市场上销售。它...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 养老行业市场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提到,各相关部门要用好有关资金和资源,积极支持老龄工作。...

广东省首个电厂侧分散式风电项目顺利投产 风力发电市场分析

广东省首个电厂侧分散式风电项目顺利投产11月24日,随着第三台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成功,标志着粤电力下属红海湾电厂分散...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