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网商学院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商学院 > 经营管理

2022年信创云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 2021年12月3日 HaoChenChong来源:互联网 442 22
  • 繁体

数据显示,中国信创生态市场实际规模2020年为1617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37.4%,2025年将达到8000亿元规模。

2022年信创云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信创云,是指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背景下,以国产化的CPU、操作系统为底座的自主研发的云平台,统筹利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应用支撑、信息资源等软硬件资源,发挥云计算虚拟化、高可靠性、高通用性、高可扩展性及快速、弹性、按需自助服务等特征,提供可信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展望2035年,我国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在国家政策的培育下,信创行业的景气度持续上行,产业链的相关需求有望持续释放。长期以来,我国IT产业都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后,美国加大对中国的技术制裁,中国缺失在IT产业链的某些环节的关键技术,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成为我国IT产业自主创新、发展升级的长久之计。在信创背景下,国产软硬件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增长。

数据显示,中国信创生态市场实际规模2020年为1617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37.4%,2025年将达到8000亿元规模。从2020年各细分领域市场规模来看,基础设施最高达718亿元,其次是底层硬件类为607亿元,企业应用类为192亿元,平台、安全和基础软件方面的市场规模仍然较小。随着党政领域的成功示范,信创产业加速向金融、电信、能源、电力、医疗、教育、交通、公共事业等八大重点行业推进,国产信息基础设施有望迎来新一轮采购热潮。

中国信创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据初步估算,到2023年,全球计算产业市场空间1.14万亿美元。中国计算产业市场空间1043亿美元,即7300亿元,接近全球的10%,是全球计算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引擎。按照50%为信创产业市场规模计算,2023年,中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650亿元,市场容量将突破万亿。作为承载企业数字化系统的核心平台,信创云在整个信创产业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向下要对接CPU、操作系统等国产基础软硬件,向上要适配各种企业级应用。我国IT产业发展迅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结构优化升级取得实质进展,呈现出整体产业由大向强转变的趋势。

想要了解更多信创云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2022-2026年中国信创云发展深度研究及趋势预测报告》,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以及专业研究机构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我国信创云技术及产品、行业相关上下游领域的发展状况、市场供需形势、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信创云技术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中国信创云将面临的挑战、企业的发展策略等。报告还对信创云进行了趋向研判,是信创云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信创云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2年生态修复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生态修复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已经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

2022保健品直销行业研究报告及保健品直销市场调研

保健品直销行业前景、保健品直销行业现状发展如何?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2...

2022年元宇宙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方向分析调研

2022年元宇宙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方向分析调研忽如一夜春风来,到处都是“元宇宙”。近日,不仅全球知名企业纷纷宣布进...

滴滴启动在纽交所退市工作 网约车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滴滴启动在纽交所退市工作12月3日,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发文称:“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6...

中药饮片市场调研 2022年中药饮片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药饮片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趋势如何?近年来,在零加成、控药占比和新版医保目录的共同作用下,中药饮片行业已迎来增2...

生物质颗粒机发展趋势 环境问题备受关注 生物质颗粒机开始受重视

生物质颗粒机是一种生物质能源预处理设备。主要以农林加工的废弃物如木屑、秸秆、稻壳、树皮等生物质为原料,经由挑选...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