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网商学院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商学院 > 经营管理

2022年中医馆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 2021年12月23日 HaoChenChong来源:互联网 344 15
  • 繁体

中医馆,是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一大规划,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基层中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就给基层中医馆的建设下达了明确的指标。

2022年中医馆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医馆,是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一大规划,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基层中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就给基层中医馆的建设下达了明确的指标:

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并且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教育的种类和数量,中医药内容不少于40%。可见,中医馆的建设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截至2020年底,全国基层中医馆总数已达3.63万个,85.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0.1%的乡镇卫生院都已设置了中医馆。我们了解到,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诊疗量已经占到40%以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严华国说。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中医馆建设,力争实现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中医馆,“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闻得到中药味、感受得到中医药文化、接受得到高质量的中医药医疗健康服务”。

严华国说,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中医院牵头组建医联体,带动基层中医药整体水平提升;鼓励和支持中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和中医专科联盟,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和治未病的特色优势,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中医馆未来发展趋势:

移动医疗的迅猛发展,中医馆也概莫能外,下个阶段,中医馆的互联网+中医馆的模式有以下趋势:

(1)桌面终端或者移动终端在线问诊看病模式

不少中医馆利用社会或者自己开发出来的软件,免费让消费者和会员装机使用,消费者及时在线问诊网络中医生看病模式。也有预约名老中医到中医馆去看病的功能。但看病多以中医养生保健、慢病调理、预防为主题。只是在线咨询能解决的一般只是常见的小疾病。

(2)中医馆的O2O模式趋势

中医馆采取通过上门推拿服务的APP。比如推拿师。O2O平台连接散客和推拿师,实现双方的需求。以推拿为主要项目的企业就有百来家,发展较快,推拿作为中医的一种治疗方式,能够很好缓解疲劳,社会需求大。

其次是中医患互动的O2O模式平台,如看中医、易中医等医疗app开发。患者在应用里预约医生,线下就诊,不仅能解决患者病痛,还能优化医生资源。

(3)线下的中医馆结合线上的移动端趋势

在中医领域,早就有一些著名的中医馆,在互联网的促进下,开始转型。中医馆不仅给患者治疗疾病,还发展电商业务。销售中药便是其中大的一个业务。

(4)智慧药房互联网+模式趋势

康美药业的智慧药房,主要就是通过移动端、APP,把中医的处方传康美标准的GMP熬药车间,由专人熬药,全程监控、然后快递给各类客户。中医馆不再建药房,不再现场熬药,实现真正医药分开。这是以后中医馆的大势所趋。

想要了解更多中医馆行业详细分析,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6年中国中医馆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稀土资产战略性重组 稀土行业整合涉及哪些内容

稀土资产战略性重组近期,五矿稀土公告表示,经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同意中铝集团、中国五矿、赣州市人民...

辉瑞新冠口服药物获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 新冠口服药适合12岁及以上患者

辉瑞新冠口服药物获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近期,辉瑞公司当地时间周三宣布,其生产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PAXLOVID获得了F...

19省区联盟中成药集采开标 中药行业市场分析

19省区联盟中成药集采开标近期,湖北省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管理服务网公示中成药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医院...

2022医药电商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规模预测

医药电商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潜力如何?目前医药电商所售商品主要包括医疗器械、计生用品、医药和保健品四大类。未来医2...

传感器股票龙头股 传感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

苹果VR头显2022年发布 2022中国VR头显上市公司出货量预测

苹果VR头显2022年发布苹果的VR头显将会在2022年发布。作为苹果试水混合现实的第一步,这款 VR 头显将融合苹果产品系...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