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趋势预测

我国重型火箭25吨级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取得全面突破 航空发动机国产化率提升

  • 2021年12月23日 LiuMingYue来源:新浪科技 新浪网 493 26
  • 繁体

12月10日和12月17日,我国进行了重型火箭25吨级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首台推力室挤压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重型火箭25吨级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取得全面突破

12月10日和12月17日,我国进行了重型火箭25吨级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首台推力室挤压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据了解,25吨级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前期已完成发动机系统方案设计与仿真、火炬电点火器试验验证、推力室缩比试验验证和氢涡轮泵介质试验验证等工作。本轮热试验的成功,标志着该型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取得全面突破,为发动机工程研制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25吨级氢氧发动机达世界先进水平

25吨级氢氧发动机是目前世界推力最大的膨胀循环氢氧上面级发动机,推力是我国现役上面级氢氧发动机的3倍,比冲等性能指标显著提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标志性产品。

25吨级氢氧发动机采用闭式膨胀循环系统方案,具有高性能、高可靠等优点,具备多次起动和大范围变推力调节能力,是大型、重型运载火箭上面级和空间飞行器的优选动力,可用于载人登月、载人登火和深空探测等复杂航天任务。

航空发动机国产化率提升

航空发动机国产化率提升!9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开幕。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发)携全尺寸带短舱的CJ1000A发动机、“太行”发动机发展型等明星产品亮相,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中国航发设立了军用航空动力、商用航空动力、通航和无人机动力、燃气轮机、起动机及辅助动力装置、先进材料等多个展区,展出了多达20余型实物产品,还展出了相关先进技术。

我国的航空发动机的生产制造主要依靠军工厂,研发则主要以事业单位编制的科研院所为主。目前中央大力倡导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也被提上日程,航空发动机市场空间广阔。2021年我国军机迎来“量”与“质”的双重提升,将拉动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景气向上,同时航空发动机作为易耗品在“练兵备战”部队训练量大增的背景下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根据《WorldAir Forces 2021》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军机 3260 架,美国拥有军机13232架,我国军机总量仅为美国的 25%。我国军机即将迎来“量”与“质”的双重提升,将拉动航空发动机市场景气向上,同时航空发动机作为易耗品在“练兵备战”部队训练量大增的背景下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1~2027年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总规模约为4927亿元。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产业经过 70 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一条军工国企为主,民营企业部分参与的完备产业链。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包括:研发设计、原材料毛坯制造、零部件加工制造、整机制造交付、运营维修等全部环节,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体系完整。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的增速为11.2%。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增速有所下降,为7.3%。

想要了解更多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航空发动机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西安第二轮核酸检测发现阳性127例 西安本轮疫情为德尔塔变异株引起全市3574所学校停课

西安第二轮核酸检测发现阳性127例春节临近,客流量增加,疫情防控应更加重视,截止12月21日0时-24时,陕西新增本土确5...

2022年食品添加剂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食品添加剂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

广电总局要求规避电视剧演员争番位 广播电视数据分析

广电总局要求规避电视剧演员争番位广电总局在官网公示《电视剧母版制作规范》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报批稿。演职...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稀土行业分析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国稀土集团是由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

2022年中医馆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中医馆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中医馆,是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一大规划,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基层...

稀土资产战略性重组 稀土行业整合涉及哪些内容

稀土资产战略性重组近期,五矿稀土公告表示,经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同意中铝集团、中国五矿、赣州市人民...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