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中国药食同源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

受中药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药食同源市场产品均价翻1.5倍;市场规模仍持续上涨,传统滋补需求增加。

春日复苏,尝鲜养肝;烈日炎炎,解暑去烦;秋季干燥,益气养血;凛冽冬日,温补驱寒……这些刻在国人DNA里的药食同源理念,已有数千年历史,而在今天践行“大食物观”,顺应食品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同样有重要意义。

2022年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电商平台传统滋补细分品类商品交易总额中,药食同源食品类目销售额近26.42亿元,同比增长305%,同时“药食同源”也被列入2023中国食品饮料五大风味趋势之一,具有巨大发展前景。

根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药食同源市场现状分析报告》统计,淘宝天猫药食同源市场2021.9-2022.8销售额近234亿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2.3%,销售量3.2亿件,同比下滑15.0%;受中药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药食同源市场产品均价翻1.5倍;市场规模仍持续上涨,传统滋补需求增加。

药食同源产品以其独特的健康价值和文化魅力,在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中国药食同源市场的现状,并结合相关数据和趋势,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一、中国药食同源市场现状分析

市场规模与增长

近年来,中国药食同源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截至2022年,中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千亿元,同比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中药茶饮、中药零食、中药保健品等细分领域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重庆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主产区之一,《中国药典》中552种常用中药材,重庆有350余种,占比63.4%。目前,中药材已成为我市生态特色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去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300万亩,年产量超过100万吨。

消费者需求与认知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药食同源产品的健康价值。他们不仅追求产品的天然、安全、营养,还注重产品的功效性和个性化需求。此外,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也提高了消费者对药食同源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中药咖啡、中药奶茶等新型药食同源产品受到了广泛欢迎。

行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药食同源行业的发展。例如,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药食同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广阔空间。

二、中国药食同源市场前景预测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健康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和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化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升级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药食同源产品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未来,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性和差异化,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行业标准与监管体系更加完善

随着药食同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对行业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未来,行业标准与监管体系将更加完善,市场秩序将得到进一步规范。这将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际化进程加速

随着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和认可度的提高,中国药食同源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未来,企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推动药食同源产品走向世界。

欲知更多有关中国药食同源产业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查看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药食同源市场现状分析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音乐内容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其媒介是按时组织的、有规律的声波(机械波的一种)。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强弱、调性、时...

医用显示器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医用显示器行业行业发展如何?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医用显示器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

医用显示器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医用显示器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一、医用显示器产1...

医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总结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医药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一、医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

饮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4

饮料是供人或者牲畜饮用的液体,它是经过加工制作供人们饮用的液体,可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

银行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

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银行按类...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