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模式,互为契机又相互拉动。
乡村综合体有别于城市综合体,它是基于乡村土地资源,以乡村农业、乡村工业等乡村产业为导向对乡村土地进行综合的、合理的开发利用,将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乡村住宅、社会建设等生产生活要素集约配置的地域空间形态,是一种规模化、多功能、现代化、开放性的乡村聚合空间。
乡村旅游综合体则是基于乡村综合体,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综合体外向联系的突破口,合理的开发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所开发的乡村旅游休闲项目、乡村配套商业项目、乡村休闲地产为核心功能构架,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乡村旅游休闲聚集区。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模式,互为契机又相互拉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诸如民俗旅游、“农家乐、特色村寨、观光农园、农业主题乐园、郊野田园度假村、度假区等乡村旅游形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态。针对大的片区,从乡村旅游的角度,也形成了一些以旅游产业为导向和重要动力的发展模式,如精品示范、以点带面、一村(区)一品、沟域旅游、沿河沿山滨海旅游发展带等。在此过程中,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输出乡村价值,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力量。
乡村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2021乡村旅游行业市场需求及发展现状、前景分析研究
西宁市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将农业元素、绿色生态、民宿文化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2020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次1013万人次,同比增长9%,乡村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17%。
2020年,西宁市围绕乡村旅游示范带提质升级,重点实施乡村旅游示范景区、重点村以及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项目19个,完成投资2.15亿元,争取省级乡村旅游扶贫资金421万元,安排市级乡村旅游奖励资金200万元,持续推进湟中云谷川印象小镇、上山庄、大通康乐、湟源兔尔干等示范点的业态升级。同时,出台《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绿色发展奖励办法》,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大力培育国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示范点),发挥示范带动、辐射引领作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全市10条乡村旅游示范带初步建成。乡村旅游接待点发展到81家,边麻沟、田家寨、小高陵等9个村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康乐村、葱湾村、麻尼台村等22个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卡阳、慕容古寨、云谷川印象小镇等被评为全省5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上山庄村获农业部“一村一品”休闲农业示范村和林业部“全国六大最美花海”称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获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卡阳村获中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基地称号,慕容古寨获评全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旅游在挖掘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潜能、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提高传统乡村经济附加值、调整优化传统乡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十四五”,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乡村旅游这一发展要点。
年关将近,“就地过年”或许是今年春节期间的一个热门词汇。各地乡村旅游业也纷纷出台各种“吸客”大招:如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稻梦空间主题公园推出“稻梦小镇‘贼过瘾’”戏雪套票,打出“看撩人夜景·寻乡村年味”口号;北京市古北水镇打出“冰雪嘉年华”“长城观景”“民俗文化”等组合拳,呼唤“疫情之下,来这里过抚慰心灵的安心舒适年”。
在各地纷纷倡议群众“就地过年”的同时,地方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业也迅速行动起来,各服务商摩拳擦掌,开始“各显神通”,准备在春节期间迎接没办法返乡过年的游客。
无疑,对于乡村旅游业来说,“就地过年”是一次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好时机。如何抓住“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黄金期”,考验服务提供者的智慧。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同质化、模仿化现象严重,缺乏个性和生命力。乡村旅游业要想实质发展,必须突出特色。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民俗文化,把这些文化因素注入到乡村旅游中来,是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倡导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概念,以乡村旅游休闲为导向对乡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多功能、多业态、多效益的集聚,以发展乡村旅游提升土地价值、引爆目标市场、推动衍生产业发展、多元文化互动,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近5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也得到快速发展。2014年,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达12亿人次,占到全部游客数量的30%。2014年乡村旅游收入超3200亿元,带动了3300万农民致富。全国有200万家农家乐,10万个以上特色村镇。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4400亿元,从业人员790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30万人,带动550万户农民受益。“十二五”时期游客接待数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均超10%。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多角度地对乡村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报告在总结乡村旅游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乡村旅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未来乡村旅游行业将如何发展?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具体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9-2025年乡村旅游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乡村旅游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中研普华通过对乡村旅游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乡村旅游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
查看详情
中研网
发现资讯的价值
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1月27日,据日本广播协会网站26日报道,日本餐饮服务协会日前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日本国内主要餐饮连锁店的销售额同1...
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在人民群众对安防需求的与日俱增下,智能安防的高度人性化、多种服务集成将是...
1月27日 近年来,在地域狭长的甘肃多地由中医药引领的新型文旅游方兴未艾,这也成为甘肃“两会”关注热点。兰州建设2...
再生医学是指利用生物学及工程学的理论方法创造丢失或功能损害的组织和器官,使其具备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机构和功能。目...
近年来,随着“学车热”的升温,驾校市场迎来空前火爆,宏大的利益吸收来了更多的投资者。驾校就是帮助人们掌握驾驶技...
1月27日,同时全球新冠疫情令人担忧有关,疫苗接种进展不如人意,令人担心经济增长和商品需求前景放慢,叠加邻池大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