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市场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强势增长。其中,9月充电电量同比增长18.2%,而最大增幅则出现在12月,同比增长高达27.8%。从去年全年看,用户平均单次充电电量为24度,用户平均单次充电金额为32.47元。
去年下半年,随着疫情逐渐稳定,用户充电需求大幅增长,去年12月单月充电量同比增长高达27.8%。去年全年,北京新能源车主平均单次充电金额为32.47元。
e充网数据显示,充电桩市场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强势增长。其中,9月充电电量同比增长18.2%,而最大增幅则出现在12月,同比增长高达27.8%。
从去年全年看,用户平均单次充电电量为24度,用户平均单次充电金额为32.47元;在充电时长方面,用户平均快充时长为1.29小时,平均慢充时长为4.9小时。此外,全市冬季日充电高峰时段基本与夏季相同,均保持在下午4时左右,但市民在冬季的充电次数明显增加,周均充电次数较夏季增长30%。
2019年电动汽车的公共充电桩数量跃升60%,是过去三年来最大增幅,并超过了电动汽车本身的销量增幅。具体来说,全球慢充和快充充电桩数量达到86.2万个,中国占有其中60%份额。
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个的共有8家,分别为:特来电运营15.2万个、星星充电运营13.0万个、国家电网运营8.8万个、云快充运营4.0万个、依威能源运营2.5万个、上汽安悦运营1.8万个、中国普天运营1.4万个、深圳车电网运营1.3万个。这8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0.2%,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9.8%。充电桩行业真正的危险就集中在未来的1年至2年,大量的设备面临老化失修。因为各家都是自有资产,绝大多数企业不会选择整合。结果就是没有导流运营能力的运营商退出,而以物业为单位的微型运营商将成为主流并自主运营充电服务。
今年以来,百度、小米等先后宣布“入圈”新能源汽车,搅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池春水”。新能源汽车的“池子”逐渐扩大,2020年下半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指出,2022年底,全市出租车全部完成更换新能源车任务。
而在全国层面,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20%,力争到2035年,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政策的春风、资本的追捧,让新能源汽车行业风头无两,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一环,公共充电桩的投资和建设,让人欢喜让人忧。
当下,公共充电站正在经历一个发展爆发期,也是裴春松眼中大浪淘沙的过程。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年7月发布的《河南省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若干政策的通知》(简称《通知》)中提出,会优化充电设施建设奖补政策,“可能有一些桩企想通过建设公共充电站获取补贴”。还有一些桩企,为了获取市场份额,开始打起价格战。
中国石化宣布,目前全国一共大致有3万多座加油站,准备利用这样的网点优势,开始着手布局充电供能站的业务,并且展开对油电供能站的改造和建设。计划在几年的时间内,能够完成5000座充换电站。
现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充电桩的需求,可是目前来看,新能源电车的充电模式主要是很分散的分布,没有集中和固定的位置,造成了供求不平衡的状态,充电桩的发展应该提上日程。
在2017年,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增速达198.3%;2017年后增速开始缓慢,呈平平无奇的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末,我国的充电桩数量达到45万台,同比增长58.5%;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平均每月新增12306台公共充电桩。
目前的公共充电桩盈利模式主要是向车主收取一定服务费。而充电桩运营商也有很多家品牌,自然而然的收费标准一定会有所不同,但每个城市还是有收费上限的。
根据中研普华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充电桩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显示:
一、充电桩行业投资现状
1、充电桩投资规模分析
图表:2017-2019年充电桩投资规模(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2、充电桩检测投资规模分析
图表:2017-2019年充电桩检测投资规模(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充电桩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1、充电设施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2015-2020年2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单位:万台)
资料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2、充电桩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2017-2019年充电桩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0-2025年中国充电桩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
2019年电动汽车的公共充电桩数量跃升60%,是过去三年来最大增幅,并超过了电动汽车本身的销量增幅。具体来说,全球慢充和快充充电桩数量达到86.2万个,中国占有其中60%份额。阻碍新能源汽车普...
查看详情
中研网
发现资讯的价值
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当代年轻人对于车的要求已不止于性能,可以说2021年是新能源智能汽车除了是行业的突破口,更是重大的时代机遇。4月19q...
2021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全新车型、全新技术,吊足车迷胃口的2021上海车展今天在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大幕!作为2021年全球A...
根据2021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成年人失眠率高达38.2%,这些人群中9...
北京将推广1万辆氢燃料汽车4月7日,《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2...
最近几年,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智能家电”的概念开始兴起。电信网、互联网、电视网的三网融合,电视、手机、PADD...
北京已有237家医院开展安检为避免危险物品被带进医院,自去年7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中明确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