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工作方案》明确了未来5年气象科技创新目标:到2025年,智慧气象行业科技研发人员数量比2020年翻一番,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提高。
我国气象灾害频发,每年因恶劣天气导致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严重的交通阻断、交通设施损毁事件等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当前,我国交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不够强,部门间合作机制还有待深化。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吕尔学表示,自全球空间天气中心批准组建至今仅一年多,各方面工作有很大改进和提升空间,需要大家苦练内功,持续提升空间天气预报能力和产品质量,更好维护国家利益、服务行业发展。
目前,我国气象部门已初步构建国家级空间天气业务体系主体框架,基于风云卫星和空间天气地基监测网打造的天体一体化监测体系,已经具备了对日地空间因果链的“全过程”的监测能力,以及对日地空间关键区域的关键要素做出长期、中期、短期预报及预警和现报的能力,空间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国际水平相当。
《中国气象局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工作方案》明确了未来5年气象科技创新目标:到2025年,智慧气象行业科技研发人员数量比2020年翻一番,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方案》确定了加强重大天气气候机理研究、研发下一代数值预报模式、研发第二代再分析系统、推进气象观测装备技术研发、强化气象卫星遥感应用、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气象融合应用、推进智慧气象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等7项重点任务。
根据德尔菲气象规律,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投资1元可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据估算,未来10年我国智慧气象行业产业规模约3000亿元。精细化的气象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实现降本提效,但是目前国内气象工具尚未实现必要行业的全覆盖,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智慧气象市场目前已经初步迈入应用成熟期,市场格局已基本稳定。天气服务作为用户刚性使用需求,是很多用户移动生活的必备,智慧气象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38亿,相比2019年,同比增长15%,智慧气象市场份额增速领先整体互联网用户。
近日,中国气象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和国家邮政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交通气象保障规划》,明确到2025年,聚焦公路、铁路、内河水运、海上交通、多式联运五大重点方向,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规划、协同部署、协同实施、协同保障的综合交通气象服务格局。规划明确,到2025年,聚焦公路、铁路、内河水运、海上交通、多式联运五大重点方向,综合交通气象监测站网布局更加优化,基于交通安全影响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显著提升。
那么,想了解智慧气象行业未来将如何发展?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2020-2025年中国智慧气象行业发展规划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
热点报告推荐:
2021-2025年中国气象仪器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1-2025年中国气象服务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未来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将历经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迈进新时代的第一个...
查看详情
私募基金发展前景如何?最近几年以来,虽然全球经济不景气,特别是欧美洲国家经济低迷,造成全球私募基金市场需求增长...
前三季度区域经济观察近日,中国31省份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全部出炉。各地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发展...
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如何?未来投资前景又如何?当下,跨境电商经是最为火热词汇之一,在后疫情时代很多行业萎靡不振,而...
到2025年行政村5G通达率将达八成日前,通达信部下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
如今,知识付费领域的产业规模正处于持续上涨的态势。近期,知识付费行业颇受资本青睐。此前,知识付费服务商老路识堂...
智慧商圈发展前景如何?市场规模有多大?《中国城市商圈发展报告2021》指出,从客流量来看,2020年11条全国示范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