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深度分析

中国甲醇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及需求分析

  • 2021年12月3日 WuYaNan来源:互联网 1322 87
  • 繁体

甲醇是清洁的含氧液体燃料,储运用便捷,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绿色甲醇是全球公认的碳中和必由之路。继排放标准确定后,生态环境部日前又正式打开甲醇汽车公告申报端口,甲醇汽车被纳入国家汽车工业统一管理范畴,甲醇汽车开始进入市场推广阶段。

甲醇汽车发展前景如何?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甲醇是清洁的含氧液体燃料,储运用便捷,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绿色甲醇是全球公认的碳中和必由之路。2019年,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可因地制宜,鼓励甲醇汽车应用。2020年,生态环境部出台了《甲醇汽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征求意见稿)》,对相关排放参数作出严格规定。继排放标准确定后,生态环境部日前又正式打开甲醇汽车公告申报端口,甲醇汽车被纳入国家汽车工业统一管理范畴,甲醇汽车开始进入市场推广阶段

随着国际甲醇新建装置陆续投产,国际甲醇产能过剩形势加剧,国外低成本甲醇不断冲击中国市场,中国甲醇净进口量呈增长趋势,2020年达到1300.9万吨,刷新历史纪录。2020年,中国甲醇产能9343.0万吨,产量6877.5万吨,呈供过于求局面。

甲醇汽车有什么优势

甲醇汽车研发人员介绍,在环保方面,甲醇相对于汽油的优点是燃烧彻底、挥发性低,所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少。单CO2指标一项,同样里程下甲醇汽车目前比传统燃油车CO2排放量少近20%。但对于中国汽车业而言,甲醇汽车的意义则不止于车辆环保排放。

甲醇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及需求分析

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魏安力表示,甲醇汽车对于中国而言有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环境友好、可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等四大优势。

中国是一个煤炭比石油多的国家,适度发展甲醇汽车是缓解能源问题的一个出路。甲醇是世界公认的清洁燃料,是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应用甲醇汽车,有的已达到较大规模的推广,甲醇汽车的地位日益提升。

我国的甲醇需求量不断提高。2019年中国甲醇需求量达7289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1001.27万吨,同比增长15.93%,2020年1-11月中国甲醇需求量为7120万吨,中国甲醇需求量明显大于产量,需求缺口主要来源于进口。

甲醇汽车被纳入国家汽车工业统一管理范畴。吉利等公司以及山西等地方政府近期也加快了推动甲醇汽车的节奏,中国甲醇汽车开始进入新一轮市场推广阶段。吉利控股集团一直将甲醇汽车作为战略性产品进行布局,目前吉利开发的甲醇汽车性能进一步提升、能耗进一步下降,是未来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充分利用好晋中作为全国甲醇汽车试点城市的优势,在甲醇汽车生产、甲醇燃料制备技术、甲醇输配送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着力搭建本地产业协作平台,推动产业链就近配套,提升零部件的本地化率,在绿色甲醇、低碳甲醇应用方面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晋中贡献。

想了解更多关于醇汽车行业专业数据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2020-2025年甲醇汽车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黄豆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22年黄豆价格预测走势

2022年黄豆价格预测走势黄豆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黄豆又叫做大豆。从进入2021年开始一直到4月份,我国的黄豆价格并1...

兽用器械行业现状分析以及行业前景分析

兽用器械行业现状分析随着孤独经济持续发酵、养宠观念变化、消费升级,我国养宠群体越来越庞大,宠物经济已经成为新的...

阿莫西林市场调研 阿莫西林行业分析

阿莫西林最初由英国葛兰素制药公司在上世纪60年代研制,并在70年代上市,由于阿莫西林抗菌谱广,可用于治疗多种常见感...

2022年汽车检测市场调研 汽车检测行业前景分析

汽车检测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潜力如何?随着汽车技术装备更加现代化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国家和各级政府必然对汽车检...

2022帽子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2帽子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帽子,一种戴在头部的服饰,多数可以覆盖头的整个顶部。帽子主要用于保护头部,部分帽...

消防行业市场现状 消防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消防”即是消除隐患,预防灾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当...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