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国内玉米产量持续增加 农产品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 2022年1月11日 HaoChenChong来源:互联网 386 18
  • 繁体

当前玉米价格虽仍在高位运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粮油监测处处长李喜贵认为,供需关系持续改善是玉米价格回落的重要原因。

国内玉米产量持续增加

当前玉米价格虽仍在高位运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粮油监测处处长李喜贵认为,供需关系持续改善是玉米价格回落的重要原因。2020—2021年度,我国实施饲料粮保供稳市措施,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国内饲料粮市场供应。受国内玉米产量增加、进口玉米及替代谷物增加、国产小麦和稻谷替代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玉米供需关系得到阶段性改善。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近两年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玉米产量27255万吨,比上年增加1190万吨,增长4.6%,玉米产需缺口呈现缩小趋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1—2022年度国内玉米产量增加,供需形势将进一步改善,国内饲料粮供应有保障。

同时,国家积极鼓励粮食进口。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2702万吨、高粱871万吨、大麦1146万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研究预测部部长申洪源认为,玉米及其替代品适量进口能够快速满足国内消费和加工需求,改善国内玉米储备结构。通过进口玉米的实际到港及装船信息改善市场供需偏紧的预期,让市场供需流通回到良性发展轨道。

农产品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有机农产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有机农业的原则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

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观念的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逐渐从数量需求转向注重质量和安全方面。特别是我国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越来越关注,有机农产品市场发展逐步由生产推动转向由需求推动。由于有机农产品生产成本依然偏高,影响了有机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扩大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对于促进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和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整体来看,有机农产品各细分市场的竞争比较充分。但是出现了一些知名品牌,比如五常大米,高端有机水果品牌“百果园”等。但是这些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依然较低。整个市场的竞争比较充分。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会受到绿色非贸易壁垒的限制,有机食品的发展能与国际接轨,可以开拓国际市场。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有机食品的国内市场在近几年内将有较大发展,因此有机食品在国内外都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想要了解更多有机农产品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2-2027年中国有机农产品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韩国造船业走出低迷 造船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韩国造船业走出低迷2021年韩国造船产业收获了近8年来最大的新船订单量。尽管在订单总量上落后于中国位列世界次席,但2...

美的计划布局汽车芯片 市场对汽车芯片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美的计划布局汽车芯片当前,芯片紧缺现象愈发严重,消费电子端芯片和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都对芯片国产替代提出“迫在...

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为政府必保支出 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低于公务员将问责当地

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为政府必保支出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出提醒函,要求各地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列为政府必保支出...

二次续发10年期记账式附息国债 债券投资行业竞争分析

二次续发10年期记账式附息国债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第二次续发行2021年记账式附息...

中国阻燃剂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阻燃剂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安全、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现...

2021年内物业企业现百亿级并购案 2022高端物业发展方向及规模预测

2021年内物业企业现百亿级并购案今年的并购市场热度空前高涨,大宗并购案频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2月10日,今...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