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铝塑膜行业市场调研 铝塑膜行业前景展望

  • 2022年6月15日 ZhouJiaLiang来源:互联网 1406 93
  • 繁体

铝塑膜是软包电池外包装材料,拥有三明治结构,不同应用领域厚度有差别。铝塑膜呈现三明治结构,由外阻层(尼龙层)+阻透层(铝箔)+热封层(CPP)组成。

铝塑膜行业市场调研

铝塑膜是软包电池外包装材料,拥有三明治结构,不同应用领域厚度有差别。铝塑膜呈现三明治结构,由外阻层(尼龙层)+阻透层(铝箔)+热封层(CPP)组成。

铝塑膜是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外包装材料,电芯组装后用铝塑膜密封形成一个电池。由于电池内部有电解液存在,因此要求软包材料能够抵挡有机溶剂(电解液)的溶胀、溶解和吸收,同时保证氧气和水分的严格阻隔。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铝塑膜市场成为产业增长亮点。动力电主要包括方形、圆形和软包电池三大技术路线,其中软包动力电池采用铝塑膜作为封装材料,较轻的材质使其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从政策引导转向市场引导,能量密度更高的软包电池路线将越来越多进入车企的发展规划,铝塑膜产业快速成长趋势明确。2020年,全球铝塑膜市场需求量2.39亿平。结合铝塑膜各个细分领域的发展,预期2025年全球铝塑膜市场需求量有望增长至7.4亿平,结合28元-34元均价测算,铝塑膜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07.2亿元-251.6亿元。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19-2025年中国铝塑膜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与海外市场相比,国内铝塑膜产业起步较晚。由于日本龙头企业铝塑膜产品并未形成自身业务支柱,针对铝塑膜扩产进度总体稳健。通过日本企业产值大致推算,企业产能利用率约为80%,铝塑膜市场需求的增长将在未来两年形成较紧张的供给格局。

从铝塑膜产业链来看,上游材料包括压延铝箔、尼龙、粘结剂、聚丙烯等材料。下游应用领域中,由于材料质轻、层薄、设计灵活等优势,跟随软包锂电池主要应用于3C消费、动力和储能等领域。

根据EV Tank的数据,铝塑膜市场中有超过半数应用在3C消费领域,其余的应用在动力和储能居多,其他应用相对较有限。

伴随着三元软包锂电池和刀片锂电池的大规模使用,以及储能和两轮车领域软包锂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下游锂电池客户对锂电池封装材料铝塑膜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国内动力与储能锂电池市场已出现封装用铝塑膜供不应求的局面。

铝塑膜行业前景展望

从装机占比看,软包电池在国内份额在个位数,2021H1国内电池厂软包装机3.5GWh,占比在8%。装机绝对值和占比均较低。软包电池在国内份额较低系宁德、比亚迪等此前多采用方形电池路线,采用软包路线的电池厂如孚能、万向、远景等尚未起量。预计21年全球铝塑膜需求量在2.6亿平,25年达8.2亿平,CAGR=33%,21年市场空间在66亿元。25年达147亿元。

增强可折叠性和耐腐蚀性是铝塑膜未来的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可弯曲折叠的固态电池将会被用于可穿戴智能设备,而目前传统的铝塑膜反折特性达不到固态电池的折叠需求。

想要了解更多铝塑膜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19-2025年中国铝塑膜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英科医疗宣布终止临湘市年产400亿只高端医用手套 医用手套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英科医疗宣布终止临湘市年产400亿只高端医用手套6月13日,英科医疗发布公告,宣布终止临湘市年产400亿只(4000万箱)2...

养老理财产品最新消息 首批试点养老理财产品问世半年

养老理财产品最新消息 首批试点养老理财产品问世半年截至6月14日,养老理财的发行数量已扩充至24只。除有2只新推出的...

大众和奔驰宣布支持2035年禁售燃油车 纯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如何

大众和奔驰宣布支持2035年禁售燃油车6月8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一项欧盟委员会提案,从 2035 年开...

空调压缩机行业市场需求及未来发展规划研究

空调压缩机是空调制冷系统的心脏,是制冷剂能够在系统内循环的动力源。制冷系统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压缩、冷凝、节流...

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增长16.3% 半导体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增长16.3%近日,半导体行业权威机构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官网发布了关于全球半导...

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396.39万亿元 消费金融行业未来市场分析

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396.39万亿元初步统计,2022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96.39万亿元,同比增长...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