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我国新建建筑“绿色化”已超90% 利好政策高频出现 绿色建筑行业或将迎来更大机遇

  • 2022年7月12日 ChenZeFang来源:互联网 524 28
  • 繁体

利好政策高频出现,绿色建筑行业获将迎来更大机遇!绿色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新兴事物,是国家扶持并且提倡大力发展的项目,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作用和价值。

我国新建建筑“绿色化”已超90%

利好政策高频出现,绿色建筑行业获将迎来更大机遇!自十四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来,“绿色”成为行业关键热词,也愈来愈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绿色低碳、绿色建材、绿色金融”等相关话题也逐渐成为行业焦点,绿色建材已成为建材行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

住房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经超过90%,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由2012年的400万平方米增长至2021年的20亿平方米。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超过25%,装配式建筑建设面积累计达到24亿平方米。

绿色建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近年来建筑业一直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中,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建筑行业也始终保持较高速的增长态势。2020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263947亿元,同比增长6.2%;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9.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7%。

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是“十大战略”之一,发展绿色建筑,是顺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之举。巨大的市场需求,正在促使这个行业不断推陈出新。从绿色建筑到绿色建材,再到大力发展绿色建造方式,目前我国已全面实现新建建筑节能,特别是绿色建筑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绿色建筑行业将迎来更大机遇

在深圳,绿色建筑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密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深圳目前已有1500多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像这栋全球首个“光储直柔”建筑就能将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并实现柔性使用,运行一年来,已经实现节电超10万度。借助“光储直柔”“浅层地热能”等先进技术,绿色建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已经全部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全面实现新建建筑节能。与此同时,全国有约4000个产品获得绿色建材评价认证证书,逐渐实现规模化应用,装配式建筑更是日益普及。

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涉及到绿色环保产品和技术的研发生产,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既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施工、物业运营管理以及建筑物的报废拆除,材料的回收利用等,基于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绿色建筑产业可以构建出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

这些产业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设计成了一条关于绿色建筑的完整的产业链。经济活动在此产业链上不断循环往复,经济利益是产业链的驱动力,产业链上下游不断进行着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达到了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绿色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新兴事物,是国家扶持并且提倡大力发展的项目,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作用和价值。

想了解更多关于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点击即可查阅2022-2027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2年硅藻土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硅藻土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硅藻土是主要由古代硅藻的遗骸所组成。其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可用SiO2·n...

2022年硼酸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硼酸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将硼酸应用在玻璃产品中可以有效改善玻璃的透明性能与耐热性能,缩短玻璃制品的熔融...

2022年帐篷酒店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帐篷酒店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帐篷与人类持续关系根源是旅游业的发展,豪华露营并不是纯粹的在某个环境优美的...

苹果深加工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苹果深加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苹果作为我国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苹果目前是世界四大水果之首,苹...

2022中国海底电缆市场竞争格局与需求趋势分析

海底电缆市场竞争格局如何?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推动下,海上风电迎来超预期发展,而海底电缆市场在深远海+大型化趋势2...

2022年珍珠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珍珠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传统医药自春秋时期发展至今,涌现扁鹊、华佗、张仲景、...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