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化工燃料行业现状 化工燃料发展方向分析

  • 2022年8月30日 ZhouJiaLiang来源:互联网 214 6
  • 繁体

世界化工产品中有85%是有机化工产品,原料绝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而发达国家的有机化工产品中,以石油、天然气为来源的产品占90%。

化工燃料行业现状

世界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约占整个能源消费的90%左右,水电、核电等非化石燃料约10%,石油的百分比从1965年起超过了煤,至1978年达整个能源的50%,进入1984年,降为39.5%,仍高于煤(后者为30.3%)。世界天然气的比率则逐年有所增长,1984年约20%。对于中国来说,煤仍为主要能源,占70%以上,石油20%以上。化石燃料总计占95%以上,水电低于5%(1985)。

世界化工产品中有85%是有机化工产品,原料绝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而发达国家的有机化工产品中,以石油、天然气为来源的产品占90%。按销售额计,以石油和天然气为来源的化工产品约占全部化工产品的45%以上。乙烯主要来自石油,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天然气中的乙烷和丙烷裂解;苯主要来自石油馏分的催化重整和烃类裂解,煤焦化所生产的苯,在苯的总产量中,美国和日本都只占9%左右;甲苯、二甲苯绝大部分来自石油;此外,世界甲醇产量约有70%来自天然气,其余来自石油,煤制甲醇只占不到 1%(1981)。应该指出的是,合成氨是以化石燃料为来源的产量很大的重要化工产品,1980年世界合成氨总产量约96Mt,其中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占80%,以煤为原料的占10%,化工燃料的一半生产能力在中国。

目前,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齐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体系,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达数千亿元,成为全球化工新材料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和全球重要的市场。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化工燃料行业市场全面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分析

我国化工新材料自给率只有60%,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仍有130多种急需化工新材料品种国内尚不能生产,部分产品已成为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推动石化工业从原料型向材料型转变,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是“十四五”的主要任务之一。

预计“十四五”全球经济复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际经贸规划变革继续推进,我国经济持续新常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面对新形势,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要围绕“满足新要求,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化工燃料发展方向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产值不断增加,对以煤化工产品为主的化工原料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加之石油资源的日趋紧张,国内煤化工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也不断出台鼓励政策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从产量上看,传统煤化工产品产量不断提升,以至于导致产能过剩,尤其是煤去产能之后,对传统煤化工行业产生较大冲击,传统煤化工产业不断萎缩,节能环保型的新型煤化工产业成为煤化工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煤炭化工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业布局主要位于交通便利的沿海区域。此外,石油化工、电力、钢铁、煤炭化工、石化等行业结合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想要了解更多化工燃料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中国化工燃料行业市场全面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智慧能源市场分析2022 预计至2024年市场规模为12,011.2亿元

目前全国共有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企业13500余家,包括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央企进场,天合光能、新5...

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153亿元 中国无线通信模组行业市场调研

通信模组行业位于产业链中游,是物联网智能终端需求高增下的核心受益环节。通信模组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基带芯片、无线射...

优质器材进校园,助力青少年体魄强健 健身器材行业分析

优质器材进校园,助力青少年体魄强健今年教育局在2022版新课标方案改革中优化了课程的设置,明确提出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不...

2022年中国棉花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一、棉花定义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大、生产成本低,使棉制品价格比较低廉。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

1-7月全国成品油消费量同比增长0.2% 成品油行业现状分析

1-7月全国成品油消费量同比增长0.2%据国家发改委的消息,2022年7月,全国成品油消费量2830万吨,同比下降8.6%,其中...

中国洗衣机行业市场调研 政策利好智能家电高速发展

近几年,中国推行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政策来帮助智能家电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等提倡绿色装修...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