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8月份金融数据。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59.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4个百分点。
9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8月份金融数据。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59.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4个百分点。
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同比多增39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43万亿元,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37.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8月份信用扩张有所加快,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有效需求回升,有助于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下一阶段,为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需继续发挥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的组合效应,以投资带消费,加力促进就业创业,支持信贷有效需求持续回升,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和经济新动能,增强经济修复的可持续性。”
“8月份住户贷款增加4580亿元,较上月增加33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22亿元,由上月下降转为增长,表明居民消费信心有所恢复;中长期贷款增加2658亿元,按揭贷款较上月有所回升,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回暖。”
在温彬看来,居民消费信心有所恢复,政策助力按揭贷款回升,住户贷款显著改善。
“8月份,个人中长期贷款同比虽少增但环比改善明显,与地产销售走势一致。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有所收窄,地产销售有改善迹象。”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
按揭贷款的持续修复,对于“稳地产、促消费”意义重大。“未来需要形成‘市场信心恢复—提升按揭贷款需求—房地产销售回暖—保交房、化解风险’的传导渠道。
其中,恢复按揭贷款投放,对于促进房地产销售回款至关重要。”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
“后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基数走低等积极因素有望减缓当前地产持续下滑态势。
贷款价格下行,按揭早偿率有望得以改善,叠加以‘保交楼’政策为代表的供给侧修复,将继续助力四季度居民中长期贷款企稳回升。”温彬表示。
银行业人士表示,将积极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为房地产健康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下半年,将全力满足房地产领域合理信贷需求,重点支持首套和改善性住房贷款需求,降低购房者的融资成本,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平稳健康发展。” 中行副行长林景臻在该行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此外,居民短期贷款有所好转,信心有所恢复,消费意愿提升。温彬认为,虽然当前部分地区疫情对消费有一定影响,但在利率进一步下行、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效应下,个人经营贷、信用卡和消费贷等增长情况较好。
下一步,银行业如何持续助推消费市场恢复发展?
工行副行长郑国雨表示,该行将不断拓展深化“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加大个人贷款的投放力度,继续大力支持稳主体、保就业、促消费。
“下半年,随着国家提振消费,稳经济的一揽子措施陆续出台,消费信心边际恢复,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将随之逐步释放。
建行将通过产品的迭代优化,消费场景的拓展,以及渠道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挖潜消费信贷的增长动能。
预计建行下半年消费贷款的增长会好于上半年。”建行行长张金良表示。
8月份新增企业贷款在总量改善的同时,期限结构也有明显好转。
“8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恢复多增,且多增幅度达到2138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少减1028亿元,而票据融资同比少增1222亿元。
同时,8月底票据利率快速上行,表明当月信贷总量和结构均有所改善。”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近期,为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一系列支持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措施落地。在基建领域,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
在制造业领域,9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
“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撬动下,8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票据融资明显回落,信贷结构优化。”
温彬表示,在专项债拨付到位,首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已全部完成投放并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以及调增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加快投放等助力下,对公中长期贷款维持较好增长态势。
温彬认为,在政策支持下,后续对公中长期贷款仍有支撑。信贷投向上,将重点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新能源项目、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和设备更新改造建设。
“下一步,建行将在财务资源、信贷政策等方面对基础设施给予差别化政策安排,全力保障基础设施贷款加快投放。”建行副行长崔勇表示。
“展望9月份,预计剩余3000亿元以上基建资本金将基本完成投放,带动基建信贷需求上涨。
同时,房地产销售或有小幅改善,带动个贷需求继续恢复。预计9月份新增贷款及社会融资规模继续向好,社融增速平稳。” 廖志明表示。
今年以来,银行业信贷投放力度加大,结构持续优化。“二季度,国有大型银行新增贷款2.8万亿元,同比多增0.6万亿元,贡献了80%的多增规模,继续发挥信贷投放‘头雁’作用;
股份制银行信贷投放同比多增0.16万亿元;深耕优质区域的城农商行信贷增速也维持高增态势。
同时,新增信贷重点向制造业、绿色、普惠等领域倾斜。” 王一峰表示。
展望下一阶段,温彬表示,一方面,金融资源更多向投资端倾斜,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成为下半年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社会服务业、平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力促就业创业,提振市场信心,扩大消费。
未来,银行业将围绕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等领域加快信贷投放,为稳增长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7、8月份,农行信贷投放均超过去年同期,预计同比多增的信贷增长态势大概率将延续至年底。”
农行董事长谷澍表示,下一阶段,农行信贷主要将投放到基础设施建设、“三农”县域、小微企业、制造业和科创企业、刚性和改善性住房等领域。
“目前,我行信贷投放已经完成了70%以上的进度,下半年的信贷投放压力不大,更重要的是要保持息差稳定。
同时,‘两小’贷款(小额贷款和小企业法人贷款)和公司贷款的投放力度较大,后续也将持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
金融行业市场投资情况分析
金融投资报告指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35%,从2019的1.5万亿美元降至1万亿美元。新冠疫情导致的封锁减缓了现有投资项目,而经济衰退的前景迫使跨国企业重新评估新项目。
其中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58%,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更有弹性,金融投资仅下降8%,金融投资主要受益于亚洲的外国直接投资较为强劲。2020年,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国直接金融投资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二,而2019年其占比不到全球总量的一半。
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风险机构数量已降至316家,较2019年三季度649家的峰值减少333家,而这已经是连续6个季度下降。据央行展望2022年,预计全球经济将持续趋于正常化,通胀高位回落但内生风险上升,欧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金融市场将面临一定调整风险。
2021年末,我国金融投资机构总资产为381.95万亿元,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44.76万亿元;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2.3万亿元;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4.89万亿元。而在10年前的2011年底,我国银行业机构资产总额仅为113.3万亿元。
金融投资消费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金融投资总额突破30万亿元,依照中国的人口基数和消费需求,金融投资将是一个数十万亿级的巨大潜在市场。而大力拓展金融投资是当下热点,也是未来的潮流。
从金融投资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还是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稳定。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还有国内复工复产复业率持续提升,中国金融投资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会形成有力的支撑。
预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触底反弹,增速在10%至15%,但仍然会比2019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水平低25%左右。预计2022年外国直接金融投资将继续增长,金融投资最乐观的情况下将达到2019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水平。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前景高度不确定,将取决于金融投资经济复苏速度和疫情卷土重来的可能性等因素。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中国金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金融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金融行业的市场规模、金融市场供需求状况、金融市场竞争状况和金融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同时对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中研普华凭借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总...
查看详情
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芸香科柑...
一、龙眼产业概述龙眼为无患子科龙眼属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具有营养价值高和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龙眼是药食同源的优质果...
医用防护服市场前景如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用防护服用量激增,成为一线抗疫迫切需求的重要医用防护物资。防护...
随着政府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等,中西部区域市场也将会逐步发展起来。中国热泵行...
酱油俗称豉油,是一种以大豆、黑豆或小麦为原料,加入水和食盐,经过日晒夜露的制曲和发酵,在各种微生物繁殖时分泌的...
PP板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PP是生产一次性塑料零食盒的主要原料之一。前市场上销售的塑料餐盒大多为聚乙烯和聚丙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