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网商学院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商学院 > 经营管理

2022年基础云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 2022年4月18日 HaoChenChong来源:互联网 530 29
  • 繁体

基础云行业市场前景如何?疫情作为一把双刃剑,虽然延缓了线下云业务进程,但是有效加速了企业上云,用云的紧迫感,培养和孵化新的商业模式和用云习惯,助力公有云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2022年基础云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基础云行业市场前景如何?疫情作为一把双刃剑,虽然延缓了线下云业务进程,但是有效加速了企业上云,用云的紧迫感,培养和孵化新的商业模式和用云习惯,助力公有云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整个2020年云市场规模增速接近40%,虽然线下发展受阻,不少建设周期长的云项目被迫眼前,但线上娱乐和线上办公的需求增长,驱动了互联网用云需求的增加,带动了云业务的逆势增长。随着数字经济深化,推动互联网行业发展从消费转移至产业,并且更快渗透传统传统行业,在各个垂直行业领域通过引入数字化和智能工具。并对产业进行重组,在不同的行业形成数字化基础以及行业特征的差异化,推动"精细化"上云。

中国基础云服务厂商的发展聚焦点分为四部分。1)升级云基础设施:推动IDC基础设施建设向智能化、敏捷化方向发展;2)强化基础云能力:分布式云、云原生、湖仓一体等基础云技术能力持续升级;3)拓宽行业云服务:传统产业(能源行业)数字化升级加速,云+行业链接日益紧密;4)链接多元云应用:依托基础云构建从IaaS到SaaS的完整生态。

目前中国云基础设施依旧以阿里云为主,阿里云在2021年引领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占总支出的37%。阿里云最近还推出了"DingTalk withCloud"战略,钉钉是企业的沟通协作平台,钉钉为云服务提供了进入传统行业领域的切入点;华为云"云对云协作"战略旨在将华为定位为中国互联网领域客户的重要合作伙伴,在2021年达到18%的市场份额,年增长率为67%。快速增长拉大了华为云与腾讯云的差距,稳居市场第二位。

3月21日,有关机构联合腾讯、百度等企业发布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报告显示,中国的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已达274亿美元,由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百度智能云组成的“中国四朵云”占据80%的中国云计算市场,稳居主导地位。其中,百度智能云全年同比增速55%,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云智一体大见成效。

在工业领域,百度智能云开物工业互联网已经在贵阳、重庆、桐乡、苏州、烟台、广州、宁波等约10个区域深度拓展和落地。在工业质检方面,已与3C、汽车、装备制造、钢铁、化工、水务等超过18个行业的3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包括吉利汽车、恒逸化纤、三一重工等一众行业龙头。腾讯方面则透露,腾讯云在贵州、京津冀、成渝枢纽等均有数据中心布局。

未来基础云的发展多向技术与服务方面推进,其中云设施的发展日新月异,数据中心智能化、模块化升级,推动云部署模式持续更新。智能化及模块化数据中心有望助推分布式云建设,支持智慧城市及物联网产业相关发展。云原生技术以及大数据应用持续渗透市场,对于基础云的发展推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想要了解更多基础云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6年中国云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2年MarTech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MarTech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MarTech行业市场前景如何?据悉,MarTech可以帮助企业通过依靠技术和数据配置营销...

2022年视频云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视频云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视频云行业未来市场如何?据悉,视频云是采用视频作为“云端”向“终端”呈现处理2...

2022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市场前景分析

乳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如何?乳制品,指的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2...

2022年边缘云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边缘云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边缘云行业市场前景如何?在我国,三大运营商均将云网融合作为重要战略,而边缘计S...

连花清瘟诞生和发迹简史 以岭药业连续两日跌停

连花清瘟诞生和发迹简史自2020年被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后,连花清瘟销量一路飙升,同年内实现销售收...

31省份新增本土“2723+20639” 全国疫情最新情况通报数据公布

31省份新增本土“2723+20639” 全国疫情最新情况通报数据公布全国疫情最新情况通报数据公布,4月17日0—24时,31个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