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市场点评

2022智能电视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

  • 2022年7月25日 LiuMingYue来源:百度百科 中研网 1244 81
  • 繁体

智能电视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随着我国传统彩电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智能电视已成为我国彩电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对于未来智能电视的产品演变,数据分析,物联网在家电行业的应用有着较好的用户基础,用户认识度比较高,智能电视产品将得到厂商的大力研

智能电视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随着我国传统彩电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智能电视已成为我国彩电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对于未来智能电视的产品演变,数据分析,物联网在家电行业的应用有着较好的用户基础,用户认识度比较高,智能电视产品将得到厂商的大力研发。相信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电和智能住宅的内涵将不断发生变化,智能电视的市场前景将广泛看好。

2022智能电视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智能电视成为了彩电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智能电视产量已经占到整个彩电产量的60%左右,出货量接近了90%,全国智能电视家庭渗透率达到了59%。随着我国传统彩电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智能电视已成为我国彩电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智能电视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数据显示,智能电视存量超过2.8亿台,占市场比例近60%;智能电视到达率将逐步攀升到70%,使用时长在全部大屏中超过50%;传统电视达到率逐步下降到50%以下,观看时长也将下降到40%,智能电视广告和用户付费越来越被用户所接受。

智能电视十大品牌排行榜:索尼SONY、创维/SKYWORTH、康佳/KONKA、小米/MI、海信/HISENSE、TCL、三星/SAMSUNG、长虹/Changhong、乐视/Letv、夏普/SHARP。智能电视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电视机,经过乐视、小米等先期入围者的市场培育,智能电视已成为广为市场接受的家庭智能终端,用户对于优质内容的付费意愿也逐渐提升,为内容买单的习惯逐渐养成,以智能电视为核心的“客厅经济”正在逐渐浮出水面。

数据统计,小米继以23%的市场份额领先市场,三星以17%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LG占据第三位,占有11%的市场份额,索尼位居第四,占据了9%的市场份额。而排在第五位的是一加(OnePlus),它占据了7%的市场份额,季度增长率为20%。

智能电视行业用户分析

智能电视行业在年轻群体中,智能大屏正在重获青睐。智能电视用户在电视上使用爱奇艺的总时长已经超过了手机。据统计,如今国内OTT大屏用户中,26-35岁群体的占比已经达到了近35%。

智能电视是未来电视机发展的主要趋势,传统电视行业正经历着一次新的模式和产品变革。智能电视在国内要获得大发展,一方面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标准要及时出台,不能再出现互联网电视发展初期政策打压的局面。智能电视行业用户收入分布来看,有69%的OTT大屏用户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高收入人群在OTT用户中的规模较大,意味着他们有着更强的付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更多智能电视市场调研消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智能电视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2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

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金属复合材料行业的性能取决于所选用金属或合金基体和增强体的特性、含量、分布C...

2022年主题公园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分析

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现状、主题公园行业前景如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升级,正在推动中国旅游业进入全新的时2...

2022我国儿童玩具市场发展现状与行业未来展望分析

如今,儿童玩具正日益多样化,各种玩法层出不穷,一些网红玩具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玩具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从孩子刚...

2022空间吸声体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

空间吸声体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空间吸声体与一般的吸声结构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与顶棚、墙体等结合组成的空间吸声体2...

开空调加钱 网约车空调之战如何平息 空调市场分析2022

开空调加钱 网约车空调之战如何平息当城市遭遇酷热天气,乘客对开空调的需求就会直线上升,但对司机而言,开空调却又...

2022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区块链,就是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每一个区块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它们按照各自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成链条。这个...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