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行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中国通信卫星⾏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参与企业主要涉及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地⾯设备与⽹络建设企业;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是卫星服务业运营商;下游产业链涉及多领域业务,主要包括:⼤众消费通信服务、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和卫星移动通信服务。
2013-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收⼊保持逐年增长。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收⼊2774亿美元,同⽐增长3.3%。从增长速率上来看,2013-2015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增速快速下降,到2015-2018年,收⼊增速趋于稳定,保持在3%左右。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卫星通信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分析:
2019年,受卫星服务业及卫星制造业收⼊下降影响,全球卫星产业收⼊同⽐⼩幅下滑,收⼊为2710亿美元。
2016-2020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但近两年来变化不大。2020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为2710亿美元,与2019年基本持平,占全球航天产业比例73.05%,是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8日,全球在轨卫星共7942颗,其中美国卫星数量3740颗,全球占比达47.1%,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中国,在轨卫星550颗,全球占比为6.9%,是拥有卫星数量全球第二大国家。
在中国卫星移动通信领域,截至2021年8月,中国在轨卫星中遥感卫星数目最多,为249颗,占比为53%,通信和导航卫星占比分别为13%和10%。
全球卫星产业以卫星服务业、卫星制造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和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业为主。其中,卫星地面制造业和卫星服务业占比总和超过了90%,成为驱动卫星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卫星地面制造业和卫星服务业市场依旧存在大量空白领域,如何开拓新业务、提供新服务是未来行业发展关键所在。未来,卫星产业将更加细分化、市场化,将卫星科技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前景值得期待。
目前我国通信卫星数量占比、卫星通信市场占比都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通信卫星规划数量低于美国,未来提升空间巨大。随着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应用领域的不断成熟,以及火箭发射能力逐步提升、成本不断下降,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市场空间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北美地区有使用卫星宽带上网服务的传统,近年随300~500Gbps的超高通量卫星发射,服务提供商推出了“无限上网计划”和“100Mbps”速率计划,将卫星宽带的价格推低到每月50~100美元的水平,价格和用户体验都接近地面光纤的宽带服务,成功刺激了需求。
想了解更多关于行业专业数据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报告《2022-2027年卫星通信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热点报告推荐: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卫星通信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从而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随着卫星通信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外优秀的卫星通信企...
查看详情
2022年热干面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热干面是武汉传统特色小吃,2013年6月由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首次评选的“中国十大...
2022年机械零部件加工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机械零件加工是一种用加工机械对零件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
2022年煤矿通信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目前,各地矿山均已具备成熟稳定的调度通信及行政通信系统,但仍缺少完善的移动...
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上调4%人社部、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22年1月...
中国智库类型中国智库类型众多,体现在组织结构、隶属关系、规模大小、资金来源、研究专长等方面。按组织属性可分为官...
军用无人机是由遥控设备或自备程序控制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根据其控制方式,主要分为无线电遥控、自动程序控制和综合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