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海水淡化行业市场规模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 2022年11月9日 ZhouXun来源:互联网 686 40
  • 繁体

从政策规划来看,未来十年内行业市场容量有5倍以上的成长空间,前景较为乐观。海水淡化主要是为了提供饮用水和农业用水,有时食用盐也会作为副产品被生产出来。海水淡化在中东地区很流行,在某些岛屿和船只上也被使用。我国已建和即将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累计海水淡化能6

我国海水淡化从1958年电渗析海水淡化开始,经过60多年几代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基本成熟,并逐步建立了我国海水淡化产业体系。

海水淡化行业市场规模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近十多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水淡化技术,海水淡化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大连、唐山、日照、舟山等沿海严重缺水城市和海岛地区着力推进海水淡化在石化、核电、钢铁等行业应用。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已经为缓解我国资源性缺水和水源性缺水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中国高度重视海水淡化工作,海水淡化作为重要内容已被列入国家规划中。目前,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并日趋完善,且随着装置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进步,及水价机制的改革,利用淡化海水已具备大力发展的经济条件。

淡水危机及成本优势的逐渐显现使得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进程加快。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不到22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90%城市地下水受不同程度污染。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显示:

据《2019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所公布数据,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有海水淡化工程115个,工程规模157.38万吨/日。2020年我国在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等海水利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技术经济日趋合理。部分技术如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的发展。

根据2021年发布的《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25万吨/日以上,初步测算可得2020年我国海水淡化规模约为165万吨/日。

从政策规划来看,未来十年内行业市场容量有5倍以上的成长空间,前景较为乐观。海水淡化主要是为了提供饮用水和农业用水,有时食用盐也会作为副产品被生产出来。海水淡化在中东地区很流行,在某些岛屿和船只上也被使用。我国已建和即将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累计海水淡化能力约为60万吨/日。淡化海水成本已降到4-5元/吨,经济可行性已经大大提升,考虑到未来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策扶等因素,未来海水淡化产业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

本报告分析了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将面临的挑战、企业的发展策略等。报告还对全球的海水淡化行业发展态势作了详细分析,并对海水淡化行业进行了趋向研判,是行业生产、经营企业,服务、投资机构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海水淡化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91%的博物馆免费开放 全国博物馆数量与质量持续提升

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91%的博物馆免费开放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

以太网交换机行业市场需求及发展空间分析

以太网交换机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以太网交换机信息流分配优先级的常用方法有两种,分别为:第一种,借助交换机完I...

玩具行业分析 2023玩具发展新风向

近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玩具及教育设备展览会在成都西部国际博览城隆重召开。本届展会包含第二十届CTE中国玩具展、CLE...

甲酸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22

近期甲酸盐上游价格暴涨,原料强势运行,成本面支撑明显。市场货源供应紧俏,需求面表现稳健,采购按需为主。相关分析...

2023生物识别设备细分市场分析 生物识别行业市场规模

生物识别设备市场规模多大?生物识别设备是一种安全识别和认证设备。这种设备使用基于生理或行为特征来验证或识别活人...

印刷行业前景如何?印刷行业发展分析报告2022

印刷行业前景如何?信息产业中的印刷业正在全面贯彻、执行"CTP制版化、胶印化印刷、联动化装订"。同时,...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