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视点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中研视点

湖南首个智慧矿山在资兴运行 智慧矿山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2022年1月24日 LiuMingYue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湖南日报 1365 90
  • 繁体

近期,在资兴市,湘煤集团周源山矿业公司智慧矿山正式运行。通过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安全监控的数字化、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信息管理的集成化,该矿山能减少值守人员70%,采煤工效提高20%。这也是我省首个正式运行的智慧矿山。

湖南首个智慧矿山在资兴运行

近期,在资兴市,湘煤集团周源山矿业公司智慧矿山正式运行。通过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安全监控的数字化、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信息管理的集成化,该矿山能减少值守人员70%,采煤工效提高20%。这也是我省首个正式运行的智慧矿山。该智慧矿山2020年3月启动建设。以一体化信息机房为核心,万兆环网为主干线,建成了全省第一个5G矿山网络,实现了井上井下互联互通。基于高端可视计算系统,利用GIS技术,实现了安全生产各类信息资源的融合和三维仿真模拟。

据中研普华研究咨询报告《2018-2024年中国智慧矿山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分析

智慧矿山的智慧矿山就是对生产、职业健康与安全、技术和后勤保障等进行主动感知、自动分析、快速处理的无人矿山。智慧矿山是本质;安全矿山、高效矿山、清洁矿山,矿山的数字化、信息化是智慧矿山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据介绍,矿井作业是高危职业,面对矿业施工安全威胁,山东黄金矿业一直积极探索无人矿山。通过引入5G移动通讯网络,更好实现了运矿车的无人驾驶和远程控制及铲运一体,这是国内首个井下无人的智慧矿山,相较于传统的人工采挖,安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据悉,通过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矿山企业的机器远程化、矿区无人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绿色化,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切实提升安全水平,充分满足矿业行业的迫切需求。

智慧矿山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露天煤矿实现智能连续作业和无人化运输。

全世界开采有用矿物总量约计200亿t,年递增率为4%~5%,其中硬岩约50亿t,由地下开采的矿量为10多亿t,主要是富矿和价值较高的有用矿物。我国有色金属地下矿山约占金属矿山总数的89%左右;黄金主要矿山除了乌拉嗄金矿、仓上金矿和紫金山金矿等是露天开采外,其余均为地下开采。

通过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矿山企业的机器远程化、矿区无人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绿色化,智慧矿山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切实提升安全水平,充分满足智慧矿山行业的迫切需求。

“十四五”期间,智慧矿山企业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引领生产、加工、智慧矿山储运、消费和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构建现代化矿业经济体系。”

智慧矿山的系统架构、基础网络、云数据中心、集成的基础类系统、掌中矿山平台、‘一矿一图’智慧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等信息系统通用技术都需要新型数字人才。

更多行业相关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18-2024年中国智慧矿山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忻州经济开发区举行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忻州经济开发区总投资达100亿元

忻州经济开发区举行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近期,忻州经济开发区抢抓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强势起步的重大机遇,围绕半导体、新材...

莒县体育馆预计1月底完成建设 后期莒县体育馆用于学生体育训练

莒县体育馆预计1月底完成建设据了解,莒县体育馆占地28亩,总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1.52万平方米,地下0...

三一重工创始人梁稳根辞去董事长 2022中国工程机械销量及市场需求分析

三一重工创始人梁稳根辞去董事长1月20日,三一重工公告称,梁稳根辞去董事长,退居二线,仅保留董事职务。职业经理人2...

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4吨冷冻液 中国核电产业“十四五”规划分析

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4吨冷冻液据外媒报道,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近日泄漏了约4吨“冻土挡水墙”冷冻液。但东电公...

广州积极探索非遗活化利用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市场分析

广州积极探索非遗活化利用路径广州积极推动非遗与网络企业、科技企业跨界合作,通过新技术让非遗拥有更具活力的展现方...

禹州政府回应防疫人员为蒜苗做核酸 核酸检测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禹州政府回应防疫人员为蒜苗做核酸1月22日,河南许昌禹州市火龙镇卫生院防疫人员为蒜苗做核酸检测。当地政府办回应,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