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视点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中研视点

碳酸钙行业现状 碳酸钙行业发展趋势

  • 2022年3月28日 ZhouJiaLiang来源:互联网 986 62
  • 繁体

碳酸钙是地球上常见物质之一,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亦为某些动物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用途甚广。

碳酸钙行业现状

碳酸钙是地球上常见物质之一,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亦为某些动物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用途甚广。

中国是世界上碳酸钙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除上海、香港、澳门外,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相关矿产资源分布。据国家建材局地质中心统计,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达43.8万km2(未包括西藏和台湾),约占国土面积的1/20。目前,我国碳酸钙的主要产地包括江西永丰、广西贺州、安徽池州等地。

碳酸钙产业是以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过机械破碎、粉磨后,形成干粉或湿粉等工序后,经过分级,形成符合不同粒度要求的产品,适合于造纸、塑料、橡胶、油墨、化学建材、密封材料、日化、食品、药品等诸多领域。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2025年中国碳酸钙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分析

随着汽车、打印机在国内的普及,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内市场对汽车底盘漆、高档油墨、新型密封材料、装饰墙纸等产品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这些都为碳酸钙新材料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碳酸钙需求量量达到3749.8万吨。同比上升4.52%。

进口数量方面,2015-2020年我国碳酸钙进口量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我国碳酸钙进口量达到5.22万吨,同比增长6.3%,;出口数量方面,2015-2019年我国碳酸钙出口数量呈波动增长趋势,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碳酸钙出口量为10.9万吨,同比下降10.4%。2021年1-8月我国碳酸钙进口量为3.26万吨,出口量为6.77万吨。

目前中国重质碳酸钙加工企业近千家,从产业规模来看,其年生产能力均超过10万t;从产品结构角度来说,产品结构相对完善,同时可以生产一定程度的功能化、精细化产品。该类型企业数量只占总企业数的5%左右,而其产业规模占国内纳米碳酸钙企业的30%。再者,国内企业缺乏产业联盟合作发展之愿景,企业的规模化效应无法体现。

碳酸钙作为一种复合材料的添加剂,它是始于碳酸钙终于碳酸钙,无化学结构变化,理论上不会对生态造成人为的改变,符合当今世界产业发展重视环保的新潮流。因此碳酸钙产业在二十一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碳酸钙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碳酸钙产业长期处于要素驱动、外延增长发展模式,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要求差距较大。今后几年,在外部政策调整和内部竞争压力的双重驱动下,碳酸钙行业发展模式将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变,将依靠科技进步、运用先进装备和技术、借助产业园区,向规模化、集约化、低能耗、低排放方向发展。

想要了解更多碳酸钙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2025年中国碳酸钙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2车用信号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信号灯能使位于一定距离上的其他道路使用者清楚地辨认光信号,与此有关的灯的参数有,发光强度、发光面积、光束扩散角...

2022北斗导航天线行业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

北斗系统具备导航定位和通信数据两大功能,向位于地表及其以上 1000 千米空间的 全球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具体包括:...

国产化兼容认证再下一城 睿极智能获统信服务器操作系统认证

自二月份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受到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轮又一轮的贸易、金融、科技、体育等领域制裁,甚至...

前2月贵州白酒产量5.22万千升 中国白酒新品牌投融资及发展模式调研

前2月贵州白酒产量5.22万千升3月26日,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2月,贵州规上工业支柱产业拉动明显,其中,酒饮料行...

TikTok跨境电商出海未来前景 抖音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现状和机遇

TikTok跨境电商出海未来前景当下的跨境电商或者品牌出海有两大红利,第一是供应链溢出的机会,第二则是新流量红利。数...

俄公司测试鸿蒙系统 华为回应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发展现状及市场份额分析

俄公司测试鸿蒙系统 华为回应据悉,由于美国制裁,谷歌公司已经停止认证运行安卓管理系统的俄罗斯BQ公司的智能手机。...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