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视点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产业集群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分析

  • 2022年4月1日 ZhouXun来源:互联网 1293 84
  • 繁体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生产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的行业。高端装备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调研和投资潜力分析报告》显示: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分析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集群化产业,单一地发展某一个或几个企业是不能成功的。企业之间的分工十分细,产业链成为企业的外部环境,每一个企业都是其所在的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同时,借鉴国外高端装备制造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向园区集聚、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向专业智力密集区集聚将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2021年11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等4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依托深圳市汇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组建,主要股东包括通信核心器件、材料、天线、终端等领域的行业骨干力量。创新中心将围绕5G中高频器件领域重大需求,聚焦新型半导体材料及工艺、5G中高频核心器件、面向射频前端的硅基毫米波集成芯片等三大研发方向,支撑我国5G中高频器件产业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并处于合理区间依然是当前全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持续提升装备制造业和整体工业竞争力,将为我国经济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的高端制造业通过三十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自主发展,再经过三十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开放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为这些进步高兴的同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在资源、能源产业的发展规模和产能已经位居全球领先地位,但是阻碍重重。我国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80%掌握在外资手里。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我国装备制造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高速发展,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突破。到2022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8%。

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1-2026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市场调研和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航空煤油行业进口情况及价格走势分析

航空煤油是石油产品之一。英文名称Jet fuel,别名无臭煤油。主要由不同馏分的烃类化合物组成。航空煤油密度适宜,热5...

2022年陶粒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陶粒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因为生产陶粒的原料很多,陶粒的品种也很多,因而颜色也就很多。焙烧陶粒的颜色大多...

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百亿规模医疗市场将要崛起

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3月,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103965例,波及29个省份,呈1...

隐形眼镜行业竞争格局 隐形眼镜行业发展前景

隐形眼镜行业竞争格局我国彩色隐形眼镜——美瞳/彩瞳在2020年发展迅速,在政策监管落实、资本介入、电商渠道的崛起、...

前三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额同比降9.02% 中国期货公司经营现状

前三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额同比降9.02%据中国期货协会网站1日披露,前三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额同比下降9.02%。数1...

铝价将在2022年继续上涨20% 2022全球电解铝产量规模及出口形势分析

2022全球电解铝产量规模及出口形势分析由于俄乌冲突和全球库存减少,铝价在最近数周飙升,预计铝价将在2022年继续上涨...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