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视点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产业集群

2022汽车用钢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 2022年4月20日 LiuMingYue来源:百度百科 中研网 865 53
  • 繁体

高强度和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发展的主流趋势。现阶段,汽车厂商主要关注汽车板的焦点是:进一步提升汽车板的成形性和耐腐蚀性;通过车身钢材轻量化实现乘用车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用钢开发。那么,未来国内汽车用钢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

用于汽车制造的钢材品种有钢板、优质钢、型钢、带钢、钢管、金属制品等,从汽车用钢材消耗类型分布来看,板带材消费量最大,占比65%;优特钢棒线材消费量占比29%,汽车用钢行业及其他钢材消费量占比7%。高强度和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发展的主流趋势。现阶段,汽车厂商主要关注汽车板的焦点是:进一步提升汽车板的成形性和耐腐蚀性;通过车身钢材轻量化实现乘用车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用钢开发。那么,未来国内汽车用钢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

2022汽车用钢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现阶段,汽车厂商主要关注汽车板的焦点是:进一步提升汽车板的成形性和耐腐蚀性;通过车身钢材轻量化实现乘用车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用钢开发。我国汽车行业用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今已发展到第三代汽车钢,并已在汽车制造中全面应用。尤其是在安全、环保、耐腐蚀、低成本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趋势下,高强度和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发展的主流趋势。

汽车用钢行业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汽车用钢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

随着汽车工业发展,在过去的一年里,为满足产品多元化的需求,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新形势,持续夯实行业发展基础,理性把握发展方向,全力助推中国汽车用钢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将重点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培育发展汽车用钢行业。围绕发动机、变速器、动力电池等领域,优化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

汽车用钢行业市场渗透率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量的下滑,中国汽车用钢材消费量也不断减少,汽车用钢消费量为5250万吨,同比下降1.9%。从结构上看,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高速增长,市场渗透率达到11.6%,随着渗透率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生产用钢仍将快速扩张。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在节能环保大趋势下,汽车轻量化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汽车先进高强钢和超高强钢的应用比例将得到大幅提升。缩短汽车报废年限、鼓励以旧换新和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将是汽车行业今后几年发展的政策导向。

汽车用钢行业类别分析

从汽车用钢类别划分来看,汽车行业消费板带材3400万吨,占比64.8%;消费优特钢棒线材1500万吨,占比28.6%;消费管材及其他钢材350万吨,占比6.6%。据粗略统计,生产1辆汽车的原材料中,钢材所占的比例约为72%~88%。

更多汽车用钢市场调研消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 2022-2027年中国汽车用钢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土木工程市场调研报告 2022年土木工程行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土木工程行业现状、土木工程市场需求如何?土木工程学科庞大,和生活息息相关,意义重大,历史悠久,发展迅速,现代社2...

有机猪肉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有机猪肉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有机猪肉产量较低、生产周期较长,但是口感等优于进口品种的本土生猪。同时有机猪2...

2022年顶管机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顶管机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顶管机行业未来发展如何?据了解,顶管机是一种应用在市政施工中非开挖掘进式管道2...

2021年电商公司消失129家 疫情下跨境电商如何发展?

2021年电商公司消失129家 疫情下跨境电商如何发展?在疫情反复、监管收紧、消费低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2021年是电U...

2022年石膏板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石膏板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石膏板行业未来发展如何?据悉,石膏板是以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材料。它5...

网商银行逐步停止支付宝余额转入功能 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网商银行逐步停止支付宝余额转入功能4月19日,蚂蚁旗下的网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将逐步暂停支付宝提现或转入网商银行 I...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