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光伏产业链供应端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且多晶硅和硅片环节产能向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转移趋势明显。从市场端来看,随光伏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改善,光伏发电在很多国家已成为清洁、低碳、同时具备价格优势的能源形式,光伏开始进入全面平价期,全球市场增量巨大
目前光伏产业链供应端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且多晶硅和硅片环节产能向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转移趋势明显。从市场端来看,随光伏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改善,光伏发电在很多国家已成为清洁、低碳、同时具备价格优势的能源形式,光伏开始进入全面平价期,全球市场增量巨大,同时将带动产业链上游多晶硅加速发展。
随着光伏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改善,光伏发电在很多国家已成为清洁、低碳、同时具备价格优势的能源形式,光伏开始进入全面平价期,全球市场增量巨大,同时将带动产业链上游多晶硅加速发展。
各项创新技术的应用,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正在快速下滑,光伏协会乐观预期2025年全球光伏年装机量将超过300GW,对多晶硅的年均需求量将提升至70万吨以上(对应工业硅90万吨)。
随着下游硅片产能扩产较快及光伏终端需求边际向好,多晶硅价格上涨具备一定延续性。且随着国内政策修复,海外市场回暖,需求逐步释放,高品质硅料需求提升,多晶硅有望在光伏持续高增长的背景下迎来向上拐点。随着新产能持续爬坡优化,具有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迎来量利齐升的高增长。
近年来随着国产厂商技术进步提速,我国多晶硅料进口依赖程度逐渐下降,2016-2020年我国多晶硅进口量分别约14万吨、15.9万吨、15万吨、14.5万吨、9.9万吨,进口硅料占用量比分别为41.70%、39.80%、35.10%、29.70%、20.20%,五年降幅21.5pct。预计未来进口硅料占比将进一步下降,实现多晶硅国产替代。
近年来,我国多晶硅产量持续扩大。多晶硅产量由2016年的19.4万吨增至2020年的39.2万吨。2021年多晶硅产量突破50万吨,达到50.5万吨,同比增长28.8%。
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严大洲表示,预计今年国内多晶硅自产73万吨,进口约10万吨,合计83万吨(含电子级)。下游硅片方面,预计全年产能280GW,其中单晶片269GW,多晶片11GW,耗多晶硅约81万吨,总体看多晶硅供不应求,价格高位小幅波动。专家认为,硅料产量与硅片需求基本匹配,但长单锁定带来紧张情绪,对市场价格有一定推高影响。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多晶硅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国内光伏制造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扩产步伐加快,且扩产单体规模增大,随着这些新建产能的释放以及产品的快速迭代,无技术、资金优势的中小企业逐渐退出市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21年产量达万吨级以上企业8家,多晶硅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多晶硅CR5产量为86.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TOP5平均产量超过8.5万吨,同比增长27.5%。
硅业分会: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8.8-3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9.76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92%;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8.6-30.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9.55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92%。本周国内多晶硅价格延续小幅涨势,其中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成交均价涨幅都在1%以内。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2-2027年中国多晶硅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中国多晶硅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多晶硅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多晶硅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多晶硅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
查看详情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旅游消费回暖明显,国内旅游需求有望在今年暑期得到修复。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
科技创新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已成为发展的必要条件,并推动产业生态的持续壮大,而只有真正具备科技创新优势的产品才更...
2022年中国房车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中国房车市场起步较晚,疫情重击下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中国的房车产业正形成完整的产业4...
铝加工产业链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铝加工是将铝锭通过熔铸、轧制(或挤压)和表面处理等多种工艺和流程,生产出各种...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分析据Digitimes报道,消息人士称,到202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可能会降至12-13亿部,中低端机型...
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上升0.1%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20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