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深度分析

按摩器具行业市场现状 按摩器具行业发展趋势

  • 2022年3月11日 ZhouJiaLiang来源:互联网 859 53
  • 繁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日益重视身心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自我保健能力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老龄化、亚健康的扩散等因素推动按摩器具市场规模持续快速扩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日益重视身心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自我保健能力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老龄化、亚健康的扩散等因素推动按摩器具市场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目前,按摩器具广泛服务于各类用户群体,包括亚健康人群、中老年人群以及商旅办公人群等重要人群,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按摩器具行业市场现状

全球按摩器具市场规模正在稳步增长,按摩器具的需求量也在逐步上升,多数产品以便携、易操作、精准为主要特点。据统计,2020年全球按摩器具行业市场规模为157亿美元,同比上涨4.67%,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8.17%。

中国是全球按摩保健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据统计,2015-2020年中国按摩器具市场规模将由96亿元增长至150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较上年增长7.91%,呈高速增长趋势。

小型按摩器渗透率低,上升空间广阔。据统计,2020年,国内大型多功能按摩椅和小型按摩器占比分别为46%、54%。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按摩器具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分析

目前,按摩器具行业可按产品形态细分为小型按摩器具行业和大型按摩器具行业。其中,小型按摩器具产品主要包括功能相对特定的眼部、颈部、头部、头皮、肩部、手部、背部、腰部、足部按摩器等,大型按摩器具主要为多功能按摩椅。在我国按摩器具产品市场中,大型多功能按摩椅的价格明显高于各类小型按摩器。

伴随着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增长、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内亚健康人群、中老年人群、商旅办公人群等的扩大,具有良好按摩保健功效的现代按摩器具正逐步获得广大消费者认可,相关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按摩器具行业发展趋势

1、按摩椅占有率上升

按摩椅是按摩器具中市场份额最大、附加值最高的产品种类,可以模拟“推、敲、揉、扣、捏”等各种按摩手法,实现几乎所有按摩功能,是按摩器具中的集大成产品,集合了行业最为先进的技术理念。目前市场上按摩椅价格从数千元到上十万元不等,由于价格较高,消费者购买的比例仍然较少。预计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回暖,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健康养生意识的增强,按摩椅在按摩产品中的占比将继续上升。

2、产品技术性增强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商需要通过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产品质量标准的提高、改善加工工艺等途径,提升按摩椅产品功能的复合化,按摩小器具产品的便捷化、差异化、时尚化,从而增强产品的技术先进性,提高产品档次、摆脱低等级同质竞争的局限。同时,智能家居、个人健康云管理等创新科技概念的不断涌现,也为行业技术发展不断提供新的研发热点,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想要了解更多按摩器具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中国按摩器具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2年浴缸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浴缸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浴缸通常装置在酒店、家居浴室内,是供沐浴或淋浴使用的卫浴装置,多以亚克力或玻璃,...

“0糖”黄金赛道火热 2022赤藓糖醇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0糖”黄金赛道火热“0糖”黄金赛道空前火热,助推了全民低糖饮食热潮,天然代糖需求进入快速增长期。这一潮流也引发...

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 2022物流园区行业规模及发展对策分析

物流园区行业投资前景、物流园区发展现状需求如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物流园区定位需要更加明确、更加专业化,特别2...

高途转型成人及职业教育扭亏为盈 中国成人教育培训转型市场前景分析

近期,在线教育企业陆续公布了最新一期财报。虽有双减因素影响,但多家在线教育企业的财务数据好于市场预期。近日发布...

伦镍逼空大战有哪些启示?2022镍矿产业链发展分析及市场需求

伦镍逼空大战有哪些启示?LME发言人强调,暂停所有的镍交易是为了捍卫市场的系统可信度,防止出现混乱以及保护市场。取...

2022年针状焦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针状焦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针状焦是炭素材料中大力发展的一个优质品种,其外观为银灰色、有金属光泽的多孔固...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