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深度分析

口腔卫生用品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2022

  • 2022年7月15日 GuoMeng来源:互联网 932 58
  • 繁体

当前,我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行业的市场环境成熟,品牌、品类繁多,竞争激烈。其中,牙膏、牙刷作为主要品类,2021年的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59.72%和33.87%,而漱口水(液)、牙线等细分品类占比分别仅为4.80%和1.06%。

口腔卫生用品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2022

当前,我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行业的市场环境成熟,品牌、品类繁多,竞争激烈。其中,牙膏、牙刷作为主要品类,2021年的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59.72%和33.87%,而漱口水(液)、牙线等细分品类占比分别仅为4.80%和1.06%。

在思想观念的升级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下,现代人对口腔卫生和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想要保持口腔健康就需要在日常护理上上下功夫,牙膏牙刷虽然是基本款,但无法深入清洁口腔,也无法满足新一代消费者追求快速有效的清洁方式、便携等多样化的需求,这种需求直接带动了消费和产品升级。

目前全球口腔卫生用品市场增长了6%,口腔卫生用品类别销售呈稳定的发展态势。这些制造商看重的是市场发展规模和占全球的市场份额,以此来保持和巩固其稳固的市场领先地位,而不是单一品种的创新。总之,口腔护理品类别很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大众市场产品的仿冒也很普遍,如电动牙刷和增白牙膏市场仿冒严重。尽管如此,口腔卫生品类在面临着巨大的价格压力下仍在继续向前发展,尤其发达地区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西欧和北美口腔卫生用品市场销售额占全球销售总额的49%,而诸如沃尔玛和英国的特易购等销售商左右生产商的价格,以降低零售价来巩固其市场,并创建了自有品牌。

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口腔卫生用品行业发展前景及深度调研咨询报告分析

目前,国内本土品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研发和检测设备力量弱,许多项目不得不依靠第三方进行,时间长、财力消耗大,或根本无法完成,更无法进行必要的基础性研究。二是由于规模小,成本提高,增加了研发和经营困难。三是销售渠道还比较单纯,电子商务比较落后。四是缺少专门的法规和公关组织,在行业法规信息收集和公关危机处理上远远落后于外资品牌。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开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到2030年基本实现以县(市、区)为单位全覆盖。同时,纲要还提到,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加强口腔卫生,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

相关政策的利好以及国民口腔护理意识的不断提升,令我国口腔护理行业迎来了发展新风口。

国家出台政策全面改善口腔健康,中国口腔护理行业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大,口腔卫生用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口腔护理行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上游医疗器械,中游云端服务和分销商、下游医疗机构、以及延伸的互联网平台,因此,庞大的互联网用户会成为中国口腔市场的潜在用户。

未来,口腔护理市场将向高端化、多元化和实用化方向演进。

欲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口腔卫生用品行业发展前景及深度调研咨询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2年内燃机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分析 内燃机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2022年内燃机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分析内燃机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如何?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国内内燃机行业的8...

2022中国大数据中心产业建设规划与发展前景预测

大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如何?2022年被称为“东数西算”元年,其全面启动对大数据中心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安全高效方面均2...

2022智慧应急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报告

智慧应急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我国智慧应急产业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应急产业的发展虽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在2...

中国审计信息化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审计信息化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审计信息化是审计技术创新的最重要方面。审计信息化以传统审计为基础,继承了传...

中国奶糖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奶糖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上世纪80、90年代,奶糖作为糖果中最为传统的细分品类,因口味醇厚、售价适中而颇得国...

轻医美获将成主流 2022中国医美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医美行业市场现状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整容低龄化趋势明显,每到假期、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现象专家指出...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