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深度分析

2022生物制药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全景调研

  • 2022年11月3日 ChenZeFang来源:互联网 1399 92
  • 繁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预计未来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人数将继续增加,叠加近两年新冠疫情带动生物疫苗和血液制品用量增加,未来几年我国生物制药将呈现快速上升态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7784亿元。

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与生物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20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遗传、生命进化及生物学的了解逐渐深入,生物技术不断突破,生物制药行业也在快速发展。

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在生物体内存在的天然活性物质。它的有效成分通常是一些具备生物活性的蛋白质、DNA、病毒、细胞或组织等,给药方式是直接进行组织注射。药物的制备非常依赖在生物组织/细胞直接培养,通常不能精确复制。

生物药的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物质发挥功效,在人体内产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细胞介导免疫,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肿瘤、艾滋病、心脑血管病、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相关疾病等。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计204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数将达到近3000万。全球大约有5%~8%的人口受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威胁,该病的病例每年增长约为3%~9%,并且致残率与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5年将达到4817亿美元。

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6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依据生物制药市场报告给出的统计与预测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与中国生物制药市场规模达到15346.25亿元(人民币)与4214.08亿元。在2021-2027预测期间内,预计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将以9.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预测至2027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总规模将会达到25731.03亿元。

随着全球患者基数的不断增长、新型单抗药物的推出,全球单抗药物市场预计将持续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报告,受发达国家较好的支付能力、不断扩大的患者基数以及较强的药物可及性的推动,2020年全球单抗市场规模达到1,744亿美元,2016年至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1.7%。

未来,随着全球患者基数的不断增长、新型单抗药物的推出,全球单抗市场规模预计将以10.9%的复合年增长率于2025年增至2,921亿美元,并以5.5%的复合年增长率于2030年增至3,817亿美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预计未来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人数将继续增加,叠加近两年新冠疫情带动生物疫苗和血液制品用量增加,未来几年我国生物制药将呈现快速上升态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7784亿元。

在“碳中和”背景下,报告将重点放在生物制药行业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产业配置格局变化、产业链变革和转型路径,不仅涵盖中国市场整体情况,还细化到各个地区、类型、应用市场、以及前端企业的发展。此外,报告还就生物制药行业主要企业的市场表现、战略调整、方向展开调研。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获得行业数据,并分析使用行业数据不仅可节约时间,降低成本,亦可优化整体决策。欲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6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11月2日A股市场成交额再度突破万亿元 基金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今年以来,全市场新成立短债基金150余只(A、C份额分开计算),短债基金累计规模超9300亿元。...

销量暴涨112% 羽绒服再迎销售旺季 穿出千亿大市场 羽绒服行业市场全景调研

随着气温下降,羽绒服销售迎来旺季,今年羽绒服消费有哪些新趋势和亮点?在位于北京西单的一家羽绒服专卖店内,前来咨3...

中国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进入快车道

中国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近年来,我国算力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阿里云在今日云栖大会宣布其自...

仓配一体是什么?仓配一体服务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

仓配一体服务行业发展如何?当下,电子商务已经将传统的配送模式从B2B转变为B2C,而且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没有能力做好...

美联储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 美联储加息对国内市场有何影响?

美联储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75%至4%之间。这是...

2022中国文化博物馆行业市场调研 中国文化博物馆行业发展状况

博物馆行业前景如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