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开局,锂电材料企业频获资本青睐,已有5家锂电材料企业获得战略投资,涉及金额超13亿元。此外,动力电池、关键材料龙头企业做产业链内的延伸投资,有利于保障资源稳定供给,由此形成原料、技术、成本与规模等多方面优势及话语权。
2022年资本“抢投”锂电材料企业
2022年开局,锂电材料企业频获资本青睐,已有5家锂电材料企业获得战略投资,涉及金额超13亿元。此外,动力电池、关键材料龙头企业做产业链内的延伸投资,有利于保障资源稳定供给,由此形成原料、技术、成本与规模等多方面优势及话语权。
从资本主体看,以动力电池、关键材料龙头企业的投资为主,资本型财务投资为辅。
从投资逻辑看,行业产能不足,是最佳且近期最低门槛的上车机会,但需要极强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同时,下游需求旺盛,头部企业产能有限,中小企业产能利用率将得到提升。
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锂电池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分析
受供需格局错配,2021年以来部分锂电池材料价格迎来大幅上涨;其中PVDF、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材料价格涨幅居前,受此影响电解液、正极材料等核心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传统锂电池原材料主要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以及其它辅材。其中,正极材料主要由碳酸锂和前驱体材料构成,在锂电池成本中占比最大。
1、电解液:
电解液龙头企业份额逐步提升。近年来电解液行业格局不断优化,头部集中态势日趋明显,市场格局来看,CR5市场份额占比由20178年的67.8%提升到2020年的77.6%,龙头集中度提升明显。
2、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短期铁锂强势复苏,长期三元高镍化加速渗透。目前,三元与铁锂正极的竞争,核心问题依然是是安全与高效的角逐,虽然短期来看,基于储能和小动力市场增长超预期,铁锂电池需求增长,但是长期来看三元高镍化正在加速渗透。正极材料全球产能中国占半,国内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全球正极材料产能中,中国占比过半,但是国内国内正极材料行业较为分散,市场集中度低于海外。根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正极材料需求有望增至190万吨,国内需求量可达86.8万吨。
3、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态势。目前主要的负极材料包括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大类,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36.5万吨,其中人造石墨占比达84%,天然石墨占比16%,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0年CR3为53%,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随着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全球化采购和资源配置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锂电池产业也正在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在全球锂电池产业的地位迅速提升。在动力锂电池方面,受益于我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上下游行业配套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的动力锂电池企业在全球锂电池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增长迅速。
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将达到35%,预计锂电池出货较2020年将增长5倍。若按照目前产能的60%到70%来预测,材料现有及规划产能需要达到2020年的8倍以上。锂电材料行业在未来10倍的增长空间相对确定,现阶段各环节都还有进入机会上车,但在门槛更高的情况下,要有竞争要素储备才可能在这个行业快速爆发的时候获取一席之地。
2022年该行业前景趋势怎么样?想要知道更多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锂电池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1-2026年LED埋地灯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中研普华通过对LED埋地灯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LED埋地灯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
查看详情
1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6%,其中北京、上海...
2022年是储能的订单放量年,率先拿到订单的企业有望占据先发优势。具备订单获取能力及规模扩张能力的企业,有能力迎接...
闭幕式节目单曝光据了解,整个闭幕式时长为80分钟,将在20时开始。在开场节目、开场致辞、升旗仪式之后,是长达13分钟...
可转债将迎“强赎潮” 后续稳增长方向可期本周可转债将迎来一波“强赎潮”,除22日赎回登记的比音转债外,本周还有三...
英国首相宣布正式与新冠共存英国将停止免费检测当地时间2月21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自2月24日起,将...
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规定即将执行据报道,工信部此前发布的《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将自2022年3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