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针织衫行业现状 针织衫市场前景预测

  • 2022年4月8日 ZhouJiaLiang来源:互联网 617 35
  • 繁体

近年来,中国针织工业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产品门类越来越宽,涉及领域越来越广,产业比重加大。针织服装比重已经超过机织产品,针织纱比例超过50%,针织面料比重也加大,市场创新,品牌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

针织衫行业现状

近年来,中国针织工业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产品门类越来越宽,涉及领域越来越广,产业比重加大。针织服装比重已经超过机织产品,针织纱比例超过50%,针织面料比重也加大,市场创新,品牌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今年整个形势不利因素更多,环保趋严、中美贸易不确定性等都给行业发展带来压力。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变化大,针织企业数量占整个纺织行业10%,但出口占1/3,因此汇率变化对行业影响较大。

针织产业已经从一个以加工织造为主转变为智能制造和创意设计并举的时尚产业。当前,面对针织织造技术的大幅进步带来的智能化转型,行业严重缺乏掌握智能设备专业技术的高级技术和产品设计人员。随着针织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快速发展,行业越发缺少懂得智能设备专业技术的高级技术人员,为了进一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针织设计、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和针织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针织衫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分析

资料显示,中国针织行业6028家规上企业完成主营收入6536.22亿元,从营业收入绝对值来看有接近8%的下滑。2018年中国针织行业(包括针织织物和针织服装及附件)出口金额914.90亿美元,同比增长3.58%,行业在经历连续四年的出口负增长后,出口金额重新恢复正增长;行业进口合计50.19亿美元,同比增长11.80%,国内市场对国际高端针织产品的需求旺盛。针织服装增速稍快于针织面料;行业出口市场继续回暖,全年出口增速在1-2%之间,针织面料增速仍高于针织服装;内销市场温和增长,中高低档不同细分纤维针织衫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80/90/00后新一代消费群体逐步成熟,个性化、时尚化、针织衫高品质已成为新兴购买力的首要需求。内销市场成为国内针织行业企业关注的重点和方向,针织衫行业规上企业内销占比已由2012的66.87%提高到2017年的74.30%。针织衫以其独特工艺和设计元素的时代变迁,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未来针织衫潜在的消费市场巨大。

针织衫市场前景预测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针织衫产品运用现代理念和后整理工艺,大大提高了针织物挺刮、免烫和耐磨等特性,再加上拉绒、磨绒、剪毛、轧花和褶裥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极大丰富了针织品的品种,让针织衫服装花色样式更加多样。

未来针织行业要继续加强服务供给侧改革,继续推动行业创新与产业升级,力争从全针织生产的角度,将行业的技术信息、科技提升工艺流程上的相关资讯向全行业推广;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协会工作更加专业化、有序化和常态化。随着中国针织行业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实,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产品销售网络的完善,未来几年中国针织行业市场规模将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到2024年,中国针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有望达到8000亿元左右。

想要了解更多针织衫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中国针织衫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2干酪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规模分析

2022干酪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规模分析干酪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其性质与常见的酸牛奶有相似之...

洗衣机行业发展现状 洗衣机行业发展前景

洗衣机是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洗衣机和空调、冰箱及部分厨房电器等可以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改...

私有云行业市场规模 私有云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近年来超融合软件的发展,由超融合一体机构建的企业私有云,已经能够提供越来越接近公有云体验的私有云——轻运维...

2022年无车承运人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规模分析

无车承运人行业投资前景、无车承运人市场需求如何?无车承运人依托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搭建物流信息平台,通过管理和组织...

3月全球黄金ETF净流入187.3吨 2022黄金ETF基金产品未来投资前景

3月全球黄金ETF净流入187.3吨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3月,全球黄金ETF净流入187.3吨(约合118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5...

2022书包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书包,是指用布、皮革等制成的袋子。学生用来携带课本、文具用品。根据消费者审美品位的改变,书包发展出了一种更能减...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