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调研 高值医用耗材省级招标模式渐成主流

  • 2022年5月24日 ZhouJiaLiang来源:互联网 388 18
  • 繁体

近年来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不断推进,用市场化机制挤压了医药价格虚高,累计节约医保和患者支出2600多亿元,也促进了国内医药产品研发和质量提升。下一步,要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让患者受益。

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调研

近年来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不断推进,用市场化机制挤压了医药价格虚高,累计节约医保和患者支出2600多亿元,也促进了国内医药产品研发和质量提升。下一步,要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让患者受益。

高值耗材产业链上游为供应商,中游为生产商,下游为终端和经销商。材料供应商有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设备供应商有激光切割机、激光雕刻机、激光打标机、3D打印机、气密性检测仪等。下游终端主要是医院、专科医院、透析中心等。

高值医用耗材系由骨科、心血管等各科所需的介入器材、植入器材和人工器官等高附加值的消耗材料组成。现阶段,我国企业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在高科技产品方面,中国医疗器械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比较大。总体而言,我国高值医疗器械行业仍然处于吸收发达国家技术优势、转化创新的阶段。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0-2025年高值医用耗材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2020年,中国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约为1350亿元,占医疗器械市场份额的21.53%。其中骨科植入耗材规模365亿元;血管介入耗材481亿元;神经外科耗材47亿元;眼科耗材94亿元;口腔科耗材83亿元;血液净化耗材80亿元;非血管介入耗材44亿元;电生理与起搏器85亿元;其他52亿元。

我国医用高值耗材行业参与者以中小企业为主,生产模式单一、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占比高,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以骨科植入物为例,中国骨科植入物生产企业已超过130家,收入规模超过1亿元的不足10家,国产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不足5%,产品主要集中在基础性的创伤类医用高值耗材。此次带量采购有利于相关企业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国产替代性将明显加强。

我国高值医用耗材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现象严重,导致了我国相关产品在参与市场竞争时被国际厂商的产品排挤的现象较为突出。同时,由于缺乏广泛合作,也导致了我国医用高值耗材行业发展不平衡,缺乏强硬的竞争能力。就销售额而言,目前国外厂商产品在国内占据较大优势,国外知名企业凭借其技术性能和质量水准在高端市场上竞争优势明显。

高值医用耗材省级招标模式渐成主流

近年来,业内出现各类新型经营模式,旨在解决高值医用耗材传统流通方式上述弊端。目前,高值医用耗材省级招标模式渐成主流,高值医用耗材中标价不断走低,持续压缩渠道企业的利润空间,间接导致很多弱势企业(代理品种少、资金实力弱、客户数量较少)退出市场,而代理产品线丰富、资金实力雄厚、专业能力较强的企业将在流通环节逐步减少的行业发展背景下脱颖而出。

想要了解更多高值医用耗材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0-2025年高值医用耗材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惯性导航元件行业现状 惯性导航元件产业链发展情况分析

中国惯性导航元件产业链中游惯性器件研发和制造难度大,价值也相对较高。目前我国在中低端陀螺仪层面已基本实现了国产...

2022自动驾驶市场调研 自动驾驶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

自动驾驶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资本为自动驾驶赛道注入发展活力,智慧交通为自动驾驶技术打通应用壁垒。短期来看,R...

2022二次元经济市场调研 二次元经济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

二次元经济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二次元经济行业产业中,动画市场发展较为成熟,表现为商业模式成熟,且中国原创动9...

2022年空气净化设备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空气净化设备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空气净化设备的主要市场将向室内空气污染转变,主要针对装修污染等室内空气...

农业现代化飞速发展 农业机械行业市场分析

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

中国导航设备企业现状 导航设备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在大众应用市场中,随着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导航功能的终端用户数量激增,但对产业总体销售额贡献不大;同时受智能手机...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