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美妆品牌美宝莲将陆续关闭中国所有线下门店 美妆产品市场布局分析

  • 2022年7月27日 LiuMingYue来源:央视网 600 34
  • 繁体

近期,有消息称美妆品牌美宝莲将陆续关闭中国所有线下门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化妆品零售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14.0%,高于去年同期增速9.5%,但增长主要集中于上半年,且环比增速逐月下滑,下半年同比增速跌为个位数

美妆品牌美宝莲将陆续关闭中国所有线下门店

近期,有消息称美妆品牌美宝莲将陆续关闭中国所有线下门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化妆品零售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14.0%,高于去年同期增速9.5%,但增长主要集中于上半年,且环比增速逐月下滑,下半年同比增速跌为个位数,8月更是出现零增长。与此同时,消费者关注的美妆成分与功效本身也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改变,例如2020年,玻尿酸、水杨酸、视黄醇、维生素C、烟酰胺排名靠前,产品的保湿、美白、防晒功效受到市场追捧;2021年,大麻子油、多羟基酸、甘醇酸、A醇、茶树精油持续走高,产品的抗初老、以油养肤、早C晚A理念大热。

中国本土美妆市场规模

中国本土美妆市场规模达1576亿元。未来本土美妆的品牌效应将不断凸显,预计本土美妆市场规模增速将高于整体美妆。2020年我国本土护肤市场规模与彩妆市场规模分别为1290亿元与286亿元。本土护肤在本土美妆市场中占主要地位,但未来消费者对彩妆的消费意愿及能力不断增强,彩妆行业增长空间较大。

美妆产品市场布局分析

在国内美妆市场竞争加剧,和需求细化、升级的大势之下,品牌加码深层次研发创新提上日程。从过去的“大牌平替”、品类红利、产品外观设计创新中更进一步,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推动配方创新、原料创新、工艺创新等基础层面的创新与产品差异化打造。

美妆作为稳定的可选消费品,品类丰富、有粘性、能提价,表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需求端,受中青年及中产扩容促进美妆消费群体基数扩张,美妆需求得以全方位延伸与全流程进阶。供给端,高产能+强研发的头部代工厂为新锐品牌的崛起与成熟品牌的扩产赋能,同时新媒体平台与内容输出的引流转化能力提升,给新兴本土产品牌带来成长契机。

美妆产品布局上看,本土美妆企业继续向高端品牌进击。长期以来,高端市场是国际品牌的主战场,本土品牌布局有限,但今年将是国内美妆企业进击高端市场,补充品牌矩阵空缺的重要转折点。

此外,丸美、珀莱雅、林清轩、华熙生物等均发布新品、聚焦高端赛道,与欧美品牌展开竞争。而国产美妆品牌在高端市场集体投入所形成的规模声量、市场教育力度,也有望推动行业的加速成长。

2022年,多品牌、多品类发展仍将是美妆企业的核心课题。近两年来,美妆集团上市进程加快、投资机构扶持新锐品牌,为自有孵化及并购提供了资本,美妆企业多品牌、多品类步伐加快。

国货美妆出海正在提速。花西子、完美日记、稚优泉、毛戈平等,或是依托平台及渠道资源实现品牌输出,或是通过收购当地品牌实现海外市场布局。随着全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拥有成熟线上运营经验与产品力的国货品牌,有望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

想了解更多数据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美妆工具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硅酸钙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分析

硅酸钙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分析硅酸钙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CaSiO3.多为针状结晶,白色粉末。无味、无毒,溶于强6...

德国明年起削减电动汽车补贴 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分析

我国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介绍“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全力保障能源安...

德国明年起削减电动汽车补贴 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分析

我国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介绍“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全力保障能源安...

公路运输行业市场投资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

公路运输行业市场投资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公路运输是一种机动灵活、简捷方便的运输方式,在短途货物集散运转上,它比铁...

2022数字营销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2数字营销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数字营销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何?2022年中国数字营销平均增长率跟整体营销投资增1...

2022企业咨询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2企业咨询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企业咨询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换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