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趋势预测

农业数字化行业市场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

  • 2022年7月27日 ZhouXun来源:互联网 1117 72
  • 繁体

目前农业数字化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力度还不够。此外,中国数字农业也存在对软件重视不足、数据利用化不高、数字经济发展不足、数据服务产品化不强等问题。未来,数字农业要加快农业机械智能化,农业企业必须通过数据来对农机装备赋能,适应数字农业的

农业数字化行业市场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数字农业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突破了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实用的数字农业技术产品,建立了网络化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在农业数字信息标准体系、农业信息采集技术、大比例尺的农业空间信息资源数据库、农作物生长模型,促进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数字化是指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农业数字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

农业数字化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数字化是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作出实施大数据战略和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

农业数字化是将数据作为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

从国内外实践看,数字技术已成为农村新的生产力,发展农业数字化是大势所趋,我国已进入加快发展数字农业农村的新阶段。《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到2025年,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数字乡村战略实施。

目前农业数字化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力度还不够。此外,中国数字农业也存在对软件重视不足、数据利用化不高、数字经济发展不足、数据服务产品化不强等问题。未来,数字农业要加快农业机械智能化,农业企业必须通过数据来对农机装备赋能,适应数字农业的发展要求,完成从农机制造商向农机服务商的转型。

本报告对农业数字化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农业数字化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

更多行业调研分析,可点击查阅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中国农业数字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将达到18%左右 可再生能源行业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将达到18%左右据中国网消息,国新办7月27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发布会1...

全球天然气涨价潮 美国天然气价格创14年新高

全球天然气涨价潮 美国天然气价格创14年新高数据显示,欧洲天然气价格两日内飙升30%,美国天然气价格创14年新高,全...

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超过70%的组件 光伏发电行业发展规划分析

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超过70%的组件7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新闻发7...

伊朗原油收入4个月暴增580% 成品油行业数据分析

伊朗原油收入4个月暴增580%伊朗经济事务和财政部长Seyyed Ehsan Khandouzi表示,从今年3月21日开始的伊朗年历的前5...

北京独立供暖用户暂停用热期拟按38%缴费 集中供暖行业深度分析

据“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7月27日消息,现行的《北京市居民供热采暖合同(按面积计费版)》《北京市居民供热采暖合同1...

鸡爪行业市场消费现状 冷冻鸡爪市场消费需求分析

鸡爪行业市场消费现状 冷冻鸡爪市场消费需求分析鸡爪不仅皮薄,而且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胶原蛋白的含量特别大,可以...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