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装机容量及能源占比不断上升。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全国风电发电量 4057 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 5.5% ,2019年全国新能源发电量达 2243 亿千瓦时,能源产业占全部发电量的 3.0%,2019 年风光合
近年来,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装机容量及能源占比不断上升。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全国风电发电量 4057 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 5.5% ,2019年全国新能源发电量达 2243 亿千瓦时,能源产业占全部发电量的 3.0%,2019 年风光合计发电量占比仅为 8.5%。
能源持续发挥基础性产业作用!进入二季度,尤其5月下旬以来国内经济运行中向好因素不断增多,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政策实施以来,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达产节奏不断加快,5月份、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0.7%和3.9%,呈逐月明显回升态势,其他经济指标也边际改善,经济恢复势头向好。上半年,能源产业持续发挥基础性产业作用,石油、煤炭和电力三大子行业均呈稳中有升态势,内生动力较强。下一阶段,能源行业仍需在保障能源安全、保障社会民生需要等方面不断发力,以保供稳价为主要抓手,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能源产业关系着全世界人民的命运和未来发展,同时也是我国所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之一,对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自“碳达峰碳中和”在2021年两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国政府承诺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截至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占全球的34%。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3.5亿千瓦,同比增长16%;占电源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2.3%,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1.69亿千瓦、1.77亿千瓦,同比均增长16%。21个省区新能源是第一、第二大电源。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发展能源产业将会是未来的趋势。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加重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保节能相关行业得到各国重视,发展绿色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已达成共识。
欲获取更多行业分析及相关数据可以点击查看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2022-2027年能源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近两年,能源企业布局氢能产业呈快跑之势,已有超过三分之一中央企业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在内的全产业链,并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成果。今年4月,中国海油成立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分公司,提出进一步突出海洋优势,加快发展海上风电,择优发展陆上风光,因地制宜发展氢能业务,探索发展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应系统,努力实现“十四五”末新能源新产业收入占比达到10%的目标。
作为牵头成立中国氢能联盟的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在氢能布局上也举措频频。今年4月,国家能源集团与福建签约称将在氢能运用、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今年3月,中国华电氢能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将重点围绕氢能产业政策与动态研究,氢能材料、装备及系统开发,氢能应用技术研究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中国大唐也成立了海南氢能产业发展中心。
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 来源,第一是工业领域,即终端用能和生产过程用能领域,年排放量在 50 亿吨以上;其次是发电领域,年排放量在 40 亿吨以上;建筑领域和交通领域,年排放量都在 10 亿吨左右。随着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预计 2030 年中国二 氧化碳排放量将在 130 亿吨以上。
国氢能联盟的测算,到 2030 年,中国氢气需求将有目前的 2000 多万吨达到 3.500 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由 不到 3%提升至 5%;到 2050 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 10%,氢气需求接近 6.000 万吨,产 业链年产值约 12 万亿元。
建立绿色、经济、高效、便捷的氢能供应体系。中国将力争在氢制取,氢储运和氢加注各环节上逐渐突破,通过上 游产业链制氢、储运、加氢各环节的整合降低氢气的终端价格,寻找更绿色经济的氢气来源、采用更高效的氢气制 取方式和更安全的氢气运输方式。长期来看,随着用氢需求的扩大,凸显了大规模绿色制氢的需求性,因此结合可 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制氢加氢一体站、经济高效的集中式制氢、液氢等多种储运路径并行的方案将会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氢 能供需量的提升,制氢系统装机规模将大幅提高,规模经济将有效降低单位投资,设备折旧在成本中的比例降低,因 此可以通过减少设备的满负荷利用小时数以降低平均用电成本,从而降低制氢成本,促进氢燃料电池应用的经济性。 至 2050 年,中国电解槽系统的装机量达到 500GW,预期市场规模将会突破 7000 亿。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产氢国,氢能产业正在迅速发展,2019 年两会期间氢能及燃料电池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2021 年氢能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中,中央政府及地方地方各级政府推广氢能的政策密集出台,补贴力度进一 步加大,截至 2021 年底,全国范围内省及直辖市级的氢能产业规划超过 10 个,地级市及区县级的氢能专项规划超 过 30 个。预期在未来,氢能在我国将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获得行业数据,并分析使用行业数据不仅可节约时间,降低成本,亦可优化整体决策。欲获取更多行业分析及相关数据可以点击查看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2022-2027年能源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智慧能源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智慧能源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2009年,包括IBM专家队伍在内的国际学术界提出,互联互通的科技将改变整个人类世界的运行方式,涉及数十亿人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学术界开始提出要“构建一个更有智S...
查看详情
一、农业观光概述观光农业是指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
近年来,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产融合作的深入推进,未来数字化...
《深圳经济特区外商投资条例》拟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据深圳发布,《深圳经济特区外商投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
一、麻醉概述麻醉的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根据其作用范围...
光致变色玻璃发展前景如何?光致变色玻璃的装饰特性是玻璃的颜色和透光度随日照强度自动变化。在通常条件下,玻璃是透2...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其实质是借助于相关计算机软件,以数字化模型文件为基础,选取粉末状金属、液体状或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