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果酒产业发展潜力 果酒行业市场消费需求预测

  • 2022年9月19日 ZhouXun来源:互联网 779 47
  • 繁体

市场上出售的果酒大部分属配制果酒,以猕猴桃、橙、葡萄、红枣、荔枝、蜜桃、柿子、草莓等果酒居多。配制果酒在口感、香味等方面都还有待改善和提高,大量高品质的发酵型果酒更具市场竞争力,也是众多果酒科研工作者和生产企业的研究和攻关方向。总的来说,果酒产业发展

果酒是用水果本身的糖分被酵母菌发酵成为酒精的酒,含有水果的风味与酒精。因此民间的家庭时常会自酿一些水果酒来饮用。

果酒产业发展潜力 果酒行业市场消费需求预测

果酒具有如下的优点:

一是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酸、芳香酯、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经常适量饮用,能增加人体营养,有益身体健康;

二是果酒酒精含量低,刺激性小,既能提神、消除疲劳,又不伤身体;

三是果酒在色、香、味上别具风韵,不同的果酒,分别体现出色泽鲜艳、果香浓郁、口味清爽、醇厚柔和、回味绵长等不同风格,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饮酒享受;

四是果酒以各种栽培或山野果实为原料,可节约酿酒用粮。

市场上出售的果酒大部分属配制果酒,以猕猴桃、橙、葡萄、红枣、荔枝、蜜桃、柿子、草莓等果酒居多。配制果酒在口感、香味等方面都还有待改善和提高,大量高品质的发酵型果酒更具市场竞争力,也是众多果酒科研工作者和生产企业的研究和攻关方向。总的来说,果酒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有待创造机会、发展科技、优化生产工艺和发酵技术。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果酒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显示:

果酒酒精度低,一般是5%vol~10%vol,对人体和神经没有强烈的刺激感,且果酒汲取了水果中的全部营养成分精酿而成,富含糖、酯类、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注重和对口味的追求日益提高,营养价值高、酒精度低、口味丰富的果酒将更受到青睐。

按照国内Z世代1995-2009年的定义,人群规模就达到2.75亿,如果算上90后和85后,那就更大了。反观日本,95后年轻人仅2800万,十倍之差。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果酒消费量是人均6升,我国目前是0.2升至0.3升。

国内果酒需求市场也在不断升温,随着80后、90后一代进入职场,青春一代的酒类消费特点更加偏向理性、低度、健康、时尚的消费调性。酒业有一句话说“70后的白酒、80后的红酒、90后的饮料酒”。中国橄榄型的年龄结构下,80、90甚至00后的消费更加倾向于低度、健康的果酒消费,年龄结构和文化属性决定消费行为,80、90后消费行为一定将带来整个果酒行业的需求迸发。

本报告分析了果酒市场的竞争格局,行业的发展动向,并对行业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和政策趋向研判,是果酒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零售企业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果酒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果酒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2中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格局及发展前景

速冻食品是通过急速低温(-18℃以下)加工出来的速冻食品,食物组织中的水分、汁液不会流失,而且在这样的低温下,微2...

8月份财政收入按自然口径实现正增长 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

8月份财政收入按自然口径实现正增长财政部最新发布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

比普通盐贵50倍的网红盐有何不一样 食盐市场分析2022

比普通盐贵50倍的网红盐有何不一样普通的盐来自大海、岩井或者盐湖,日常必不可少,价格却十分低廉,一袋400克的食用2...

中国科技创业孵化机构已经超过1.5万家 孵化器行业市场分析

中国科技创业孵化机构已经超过1.5万家目前,中国科技创业孵化机构已经超过1.5万家,是全球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国家。在科...

我国氢能产业链初具雏形 2050年氢能源占比可达10%

我国氢能产业链初具雏形近年来,北京市积极制定氢能产业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规划。预计在2025年前,北京市...

保护海洋生态,丝涟141周年发起焕“蓝”清洁日活动

丝涟携手环保组织蓝丝带,全国联动呼吁低碳生活 (上海,2022年9月17日)—— 2022年9月17日,丝涟联袂蓝丝带海洋保...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