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2022年改性塑料行业现状如何? 碳中和政策下改性塑料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 2022年10月18日 fengshaojie来源:互联网 525 28
  • 繁体

改性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主要由五大通用塑料和五大工程塑料为塑料基质加工而成,具有阻燃、抗冲、高韧性、易加工性等特点,改性塑料品类多样、应用广泛、技术含量高,是典型的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受益行业,得益于全球家电、电脑、电动工具和玩具等产能加速向中国转移,凭借在劳动力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方面的成本优势,我国已成为这些领域的制造业大国,并籍此推动了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性塑料技术的进步和改性塑料应用的推广,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也不断增大。2010-2020年期间,我国改性塑料快速增长,由2010年的780万吨至2020年提升到22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2.5%。2021年全球改性塑料行业需求量变化较大,约为11000万吨左右。随着改性塑料应用领域的扩大,未来我国改性塑料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从事改性塑料生产的企业超3000家,产能超过30000吨规模的企业只有40家,而超过100万吨的仅一家,国内高端改性塑料产品对于国外企业依赖的现象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目前国内约30%的改性塑料市场被跨国企业占据,它们大多是集上游原料、改性加工、产品销售一体化的大型化工企业,在原料供应和生产规模上均具有较大优势。

此外,改性塑料还存在一个“国产替代”的空间,现阶段国外或合资企业市场占有率仍高达70%,需求的不断上涨与市场参与者的不断增多,使得对外依存度有改善的空间。以产销量最大的品种改性聚丙烯为例,近年来,对外依存度下降至15%。尽管如此,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特别是低端市场充满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而这恰恰是优秀企业和优秀产品扩充市场份额的机会。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 “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的推动,改性塑料在减重降耗方面的优势将推动汽车制造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表明,2035年乘用车轻量化系数至少降低25%,在当今的汽车市场环境中,严格的碳排放法规和激烈的竞争共同导致整个汽车供应链的快速变化。

根据数据显示,1kg改性塑料可以替代2-3kg钢等密度较大的材料,而整车重量每降低10%,油耗降低6%-8%。因此,从环保角度考虑汽车减重也可谓是迫在眉睫,而改性塑料则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关键。

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截止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50%,由此带动相关产业需求。其中,汽车轻量化和一体化压铸是降低能耗、提升续航的重要途径,预计在需求推动下汽车轻量化及一体化压铸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对汽车轻量化制订了明确的路线图。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减负”任务最重——2025年,整车质量比2015年减重20%,2030年减重35%。因此,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主攻技术路线之一。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我国改性塑料行业的深度分析,可点击查看《2022-2027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市场全面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皮卡行业发展趋势 皮卡行业政策怎么样 皮卡行业市场调研2022

皮卡行业发展趋势、 皮卡行业政策怎么样?皮卡,顾名思义,亦轿亦卡。是一种驾驶室后方设有无车顶货箱,货箱侧板与驾2...

稀散金属调研报告 稀散金属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稀散金属是什么?行业前景如何?稀散金属通常是指由镓(Ga)、锗(Ge)、硒(Se)、铟(In)、碲(Te)、铼(Re)和铊(...

玉米淀粉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玉米淀粉行业市场全景调研

玉米淀粉行业发展现状如何?2022年10月14日全国玉米价格有所上涨,从地区上看有涨有跌。10月14日全国玉米均价为2838.6...

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怎么样 乳制品行业市场全面分析

乳制品是指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

压铸机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怎么样 压铸机行业分析2022

压铸机就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最初用于压...

生物发酵行业现状 生物发酵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我国对生物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在技术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多,较好地实现了创新带动行业...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